首页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三校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

下面各项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憔(cuì)笑(lì)芽(nèn)小心翼(yì)
B.感(gài)息(bǐng)记(míng)不求解(shèn)
C.亮(liáo)落(zhuó)枯(hé)花团锦(cù)
D.溅(bèn)峋(lín)忽(shū)数学相(zhǎng)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三校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文段中的注音写出相应的字词(   )
太阳一出来,更是          (xiá guāng wàn dào),雪地生辉。金色色的阳光映在雪地上,           (huàn huà)出光彩,织成一道美丽的虹。天地间仿佛是一幅巨型油画:天是蓝的,太阳是金色的,大地是白的,这蓝、金、白三色相互辉映,    (shà)是美丽。无怪乎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叹道:“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不到塞北来,怎能看到如此          (guī lì)的人间仙境?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三校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小明的一个小笑话,使得全体师生哄堂大笑
B.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奶奶不禁感叹万分。
C.在这次冬季运动会中,我班勇夺年级团体第一名,大家真是喜出望外
D.对于数学不及格的我来说,语文老师表扬我的作文,说明他独具匠心,能判断我全面的能力。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三校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全班同学都去参加阳光体育活动了,只有我没有去。
B.通过老师的精心指导,我终于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涵。
C.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D.假日里,大家外出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三校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词默写
①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②《论语》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次北固山下》中诗人写时序更替并蕴含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④请写一句与四季有关的完整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三校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填空。
①“母亲啊!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这首小诗选自于冰心的《繁星》《春水》,诗中的母爱往往有双重内涵:一是           ;二是        
②《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孙悟空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他因       被如来佛祖镇压在五行山下,后追随唐僧完成西天取经的大业,被封为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三校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同学们一定开展过《成长的烦恼》的综合实践活动,请根据自己活动的情况,回答下面的问题或完成要求的工作。
①请写你们活动的主题和活动的两个目的。
②如果你是活动交流展示时的主持人,请围绕活动主题写一段话,作为开场白。(不超过50字)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三校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形象地描述了湖上蓬勃的春意。作者绕湖而行,他的行踪是        
诗中有一词语直抒作者胸臆,请你指出来并说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三校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下面句中对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有至道(即使)是故学然后后不足(所以)
B.不知其也(甘美)然后能自(强盛)
C.教然后知(不通,理解不了)学半(教)
D.教学相也(增加,促进)然后能自反(反省自己)

用现代汉语表示下列文句
①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②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开头运用了类比的手法,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引伸到“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B.作者在讲述教与学的关系时,先谈到了教困促学,进而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C.文章节选自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礼记》,作者相传是西汉戴圣。
D.文章的论述逻辑严密,有条有理,而且言简意赅,浅显易懂。

读完本文,你有哪些感悟?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三校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
①那只是一条非常普通的围巾,可对于贫困的玛娅和他的妈妈来说,它是那么的漂亮,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即。那天,玛娅望着母亲的手轻轻掠过那条围巾,有一个声音在心底告诉她,妈妈需要这条围巾。
②货主是个满脸慈祥的老人。岁月染白了他的头发和胡须,也在她脸颊上刻满了年轮的印迹。如果他穿红色衣服,再戴顶红色的圣诞帽一定像极了传说里的圣诞老人。玛娅心想,跟这样的老人一定很好打交道。
③每次进到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艺术品。货主老人留意到了她,和蔼地问:“小姑娘,你想买下它吗?我可以便宜一点卖给你。” 玛娅摇摇头窘迫地跑开了,因为她口袋里连一个硬币也没有啊!
④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寒风凛冽,雪花漫天。可玛娅的妈妈仍要天天出去到地里干农活。望着妈妈肩上披着的雪花,玛娅心疼极了。要是妈妈的脖子上有条围巾,也许就不会那么冷了。
⑤玛娅手里紧紧地攥着妈妈送给她的那条珍珠项链,在雪地里跑了很远很远的山路,听妈妈说,那串项链是妈妈的妈妈的妈妈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宝贝,能值不少钱。但玛娅只想用它换回一条围巾给妈妈。风雪中,她不知摔了多少跤,多少次跑掉了鞋子。
⑥玛娅颤抖着双手把那串珍珠项链放到货主老人手里,说:“我想要那条围巾,因为我妈妈实在是太需要它了。我把项链押在您这儿,等我有钱了再把它赎回去行吗?”
⑦“要是让你妈妈知道了你把这么贵重的项链押给我了,她会伤心的,你知道吗?”货主老人说。
⑧玛娅急了:“那您赊给我一条围巾吧,求求您了,我有钱了一定会把钱送来的。” 说完,她可怜地盯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
⑨货主老人轻轻地抚摸着她的脑袋,和蔼地微笑着说:“爷爷知道你是个很有爱心的好姑娘。可是,这围巾我还是不能赊给你。不过我答应你,这围巾一直会为你留着,等你凑够钱来买走它。”
⑩玛娅走出小铺,风暴般的忧伤充斥着她的心,眼泪一下子也就流了出来。他开始有一点恨那个货主老人。他真的太小气了。
11整个漫长的寒假,玛娅都非常忙碌。忙着在垃圾堆里找那些废塑料和旧报纸,忙着在山坡上采一些可以做药材的野草。这一切,都是瞒着妈妈干的。他努力地为得到那条围巾付出着辛勤的汗水的同时,冬天很快就过完了,可他攒的钱还是不能把它买回来。
12第二年春天,上初一的玛娅意外地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是那条让她魂牵梦萦的美丽的围巾,还有一封信。信是货主老人的孙女写来的,她在信里说:“寄这条围巾和写这封信给你是我爷爷临终前的遗愿,爷爷说他不是不想赊给你一条围巾。他只是想让你明白,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和理想,要想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应该靠自己的双手而不是靠别人廉价的怜恤或者施舍。爷爷说希望你能原谅他的无情。”
13看完信,玛娅潸然泪下。她终于明白,其实谁也不能施舍给我们未来,除了自己。
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文题“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的含义。
第④段中画线句子“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寒风凛冽,雪花漫天”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结合语境说出下列两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⑴每次进到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艺术品。
⑵她可怜地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
这篇文章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玛娅,一个是货主老人,你最喜欢哪一个人物?请说明理由。
读完这篇文章,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感受。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三校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最明亮的眼睛是伤疤
①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深山寺院,慕名求教寺内高僧,沮丧地说:“人生太多坎坷,总不顺意,活着也是苟且,愿青灯黄卷了此残生。”
②年轻人少时家道中落,饱经世事沧桑,肩负家业振兴希望,不料名落孙山功名未成,棒打鸳鸯佳偶未成,生意失败事业未成,一遭遭打击让他在挫折和坎坷中日渐消沉,振兴家业的压力更让其背上了沉重的枷锁,无法解脱。
③高僧静静地听着年轻人的无尽叹息,未发一言。带着他来到古刹后院,只见白杨林郁郁葱葱,生机勃发,数棵白杨参天高耸,傲然挺立,无一旁逸斜出。又带他来到山门外,只见棵棵白杨,姿态婆娑,虬枝盘旋,比寺内的白杨矮的多、乱的多,更少了寺内白杨那向上的神韵。
高僧看着年轻人的眼睛,问:“同是白杨,有何不同?”年轻人想了想,说:“寺内的白杨经过了修剪,而山门外的却未经刀斧。”
④高僧捋了捋白须,笑着说:“你说的很对,寺内的白杨确经我寺僧人修剪。在树生长中,难免会有诸多旁干斜出。为了让树长得笔直高大,必须要砍去些侧枝。树和人一样,都会疼的。这些刀斧之痛,在它们原本光滑的表皮,留下了一个个伤疤。你看这些节疤是否象一双双眼睛?”
⑤年轻人点头,那院内白杨树身上的节疤确如一双双眼睛。高僧接着说:“每只眼睛都曾是一个伤疤,一次刀斧之痛。现在伤口早已愈合,他们已成栋梁之材,低下头看看走过的路,会发现每次受伤其实都是岁月永恒的馈赠,每个伤口都让他们多了一个看世界的眼睛,让它们更上一个高度。而山前哪些从未经过疼痛的白杨只能虬枝满身,不堪大用,最终成为炊煮之柴……”
⑥听了高僧的话,年轻人陷入深深的沉思中。他在心里对自己说:“是啊,你现在不就是那成长中的白杨吗?你是希望成为栋梁之材还是作炊煮之柴?要想成好材,岁月的刀斧会在你的身上留下无数的疤痕,不要怕一时的疼痛,学会把每个伤口长成看世界的眼睛吧。”
⑦年轻人思忖着,如醍醐灌顶,拜别老者大步走出山路,背道而去。“当你终于长成参天白杨之时,你会发现不见累累的伤疤,只见颗颗慧眼。年轻人,其实人生最难得的经历是受伤,最明亮的眼睛是伤疤……”一路上,老者的话不绝于耳。
⑧数年后,年轻人终于百折不挠成就了一番功业。
⑨众生芸芸,你我仿佛也如那白杨,岁月的刀斧是否也在你身上留下了馈赠?你是否还记得那伤疤的疼痛?要想成好材,就别怕那一时的伤痛,其实那每一个伤疤,都是为了让我们多一双看世界的眼睛,让我们再攀上又一个人生的高度。
细读全文,试概括“年青人”对自己人生境遇认识的变化过程。

阅读第②③两段,回答问题。
⑴从全文看,第②段的记叙顺序是什么?作者写这段文字的意图是什么?
⑵第③段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白杨树?请联系上下文说说其作用。
文章最后一段的划线句子起什么作用?
请站在文中“年轻人”的角度,结合第二段的内容,说说如何“学会把每个伤口长成看世界的眼睛”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三校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上谁没有追求?谁没有向往?谁没有渴望得到的事物?也许有人渴望得到理解、爱护、肯定、温暖……也许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台电脑、一件新衣、一个篮球……也许渴望得到……把它写出来吧。
请以“渴望得到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按题写作;
⑵字数600字左右。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三校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