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暴露在空气中不易变质的物质是

A.氯水 B.漂白粉 C.纯碱 D.亚硫酸钠
来源:2015届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可用铝质容器储运的试剂是

A.硝酸 B.乙醇 C.石灰水 D.稀盐酸
来源:2015届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氯仿(CHCl3)未密封保存,在空气中会发生2CHCl3+02=2COCl2+2HCl生成剧毒的光气(COCl2)。氯仿发生的反应属于

A.取代反应 B.置换反应 C.氧化反应 D.加成反应
来源:2015届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足量的AgCl(s)分别添加到下述四种溶液中,所得溶液c(Ag+)最小的是

A.10 mL 0.4 mol.L-1的盐酸 B.10 mL 0.3 mol.L-1MgCl2溶液
C.10 mL 0.5 mol.L-1NaCl溶液 D.10 mL 0.1 mol.L-1A1C13溶液
来源:2015届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离子,在pH=0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2+、K+、S042-、N03- B.Na+、K+、[A1(OH)4]-、Cl-
C.Na+、K+、C1-、HC03- D.Al3+、Ba2+、N03-、C1-
来源:2015届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一套以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3H8和C4H10)为燃料的炉灶,现改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为燃料,需要调整进入炉灶的燃料气和空气的量。正确方法为

A.同时调大燃料气和空气的量 B.同时调小燃料气和空气的量
C.只需调大燃料气的进气量 D.只需调大空气的进气量
来源:2015届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涉及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淀粉、蔗糖和氨基酸都可水解
B.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区别葡萄糖、乙酸溶液
C.苯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因此不能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
D.甲烷、乙烯、甲苯都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来源:2015届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7的NH4C1与NH3.H20混合溶液中,c(NH4+)=c(Cl-)
B.可用NaOH溶液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
C.足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Fe+4H++N03-=Fe3++2H20+NO↑
D.向某溶液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该溶液中含有S042-
来源:2015届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I2与NH4CI混合物
B.装置②可用于检验火柴头燃烧产生的S02
C.装置③可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
D.装置④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和收集少量氨气
来源:2015届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56 g铁粉在22.4 L氯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B.O.1 mol NaHS04晶体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0.2NA
C.44 gC3H8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10NA
D.t°C时,1 L pH=6.5的纯水中,含OH-的数目为10-7.5NA
来源:2015届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选项
a中物质
b中物质
c中物质
d中物质
A
浓氨水
CaO
NH3
H2O
B
浓NaOH
铝屑
H2
H2O
C
浓盐酸
MnO2
Cl2
NaOH溶液
D
浓硝酸
Cu
NO2
NaOH溶液

 

来源:2015届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某学生进行的两组实验:

反应物
Na2S2O3溶液
H2SO4溶液


0.1 mol•L-1
10 mL
0.1 mol•L-1
10 mL
5 mL

0.2 mol•L-1
5 mL
0.2 mol•L-1
5 mL
20 mL

若其他条件均相同,上述两组实验中,对应反应的反应速率关系为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判断

来源:2015届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X、Y均为元素周期表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够说明X的原子得电子能力比Y强的是

A.原子的电子层数:X>Y
B.对应的简单离子的还原性:X>Y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
D.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Y
来源:2015届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些电子手表安装的纽扣电池由锌和氧化银、KOH溶液构成。放电时,电极反应分别为:
Zn+20H--2e=Zn(OH)2
Ag2O+H20+2e-=2Ag+20H-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锌为正极,电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
B.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K+和H+向负极移动
C.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基本保持不变
D.常温下,该电池总反应为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来源:2015届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0.2 mo1•L-1的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A为弱酸
B.该混合液pH>7
C.图中X表示HA,Y表示OH,Z表示H+
D.该混合溶液中:c(A-)+c(Y)=c(Na+)
来源:2015届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X、Y、Z、R、W为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
①X元素的原子半径是所有原子中最小的;
②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
③Y与R可以形成YR与YR2两种化合物,其中一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物质之一。
④W与R能形成原子个数之比为2:1和l:1的离子化合物甲和乙。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Y、R、W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3)X2R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元素Y、R、W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常用作清洗厨房的油污,其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0.1 mol·L-1该溶液中,各种阴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关系为           

来源:2015届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分)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含同种元素的纯净物,A为单质,它们间有如图反应关系。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若A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D为红棕色气体。则D转化成C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若A、B、C分别为C(s)、CO(g)和CO2(g),且通过与O2(g)反应实现图示的转化。在同温同压且消耗含碳物质均为l mol时,反应①、②、③的焓变依次为△H1、△H2、△H3,则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用含△H1、△H2、△H33的代数式表示)。
(3)若C为一元强碱且阴、阳离子所含的电子数相同,D为海水中富含的物质,请写出工业上用D制备A的化学方程式                   
(4)往两份C的溶液中分别滴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KSCN溶液,将观察到白色沉淀、显血红色,且反应④为C与A的反应。请简述实验室保存D溶液的方法                   

来源:2015届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分)许多尾气中含有NOx、S02等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N02(g)+CO(g)≒C02(g)+NO(g)。
①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时,c(C02)随温度(T)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据此判断,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②NO对臭氧层破坏的主要过程为:
  Ⅱ.NO+03→N02+02    Ⅲ.N02+O→NO+02
该过程中NO的作用为                   
(2)将C02和H2合成二甲醚(cH30CH3)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化学反应为:
2C02(g)+6H2(g)≒CH30CH3(g)+3H20(g)
①1 mol二甲醚气体完全燃烧生成两种气态氧化物,放出能量q kJ,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二甲醚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若用硫酸做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请写出该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电极反应式                   
(3)室温条件下,用0.10 mol·L-1盐酸分别滴定20.00 mL浓度均为0.10 mo1.L-1的NaOH溶液和氨水,下图是滴定其中一种溶液时,所得混合液的pH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曲线图。

①该曲线表示滴定        (填“NaOH”或“氨水”)的过程;
②当向20.00 mLNaOH溶液中加入V mL盐酸时,所得混合溶液pH=12,则v=     。(保留2位小数)。

来源:2015届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皮革工业污泥中含较多的Cr,工业采用以下工芝制得M[Cr(OH)(H20)5S04]。

已知:①工艺中硫酸浸取液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Cr3+,其次是Fe3+、Al3+、Cu2+、Mg2+
②常温下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沉淀形式存在时溶液的pH见下表:

阳离子
Fe3+
Al3+
Cu2+
Mg2+
Cr3+
开始沉淀时的pH
1.9
3.7
4.7
6.7
---
沉淀完全时的pH
3.2
8.0
6.7
9.3
9(>9溶解)

(1)酸浸时,为了提高浸取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任写一条)。
(2)调节pH所用X可以选用      
A.NaOH       B.Na2C03        C.H2S04        D.HN03
(3)加入H202目的,是把Cr(OH)3沉淀转化为Cr2072-。该转化过程中,消耗的H202与Cr(O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调滤液至pH=8,则滤液中      将转化为沉淀(选填Al3+、Cu2+、Mg2+)。
(5)若滤液甲的pH=a,则溶液中c(Cu2+)=      。(25°C时的Ksp[Cu(OH)2]=2.2×10-20)

来源:2015届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分)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有导气、      
(2)利用装置C可以证明S02具有漂白性,C中盛放的溶液是      ;若要证明其
漂白作用是可逆的,还需要的操作是      
(3)通过观察D中现象,即可证明S02具有氧化,D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      
a.NaCl溶液      b.酸性KMn04       c.FeCl3       d.Na2S溶液
(4)研究小组发现B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若往B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沉淀物的化学式是   
(5)为进一步验证B中产生沉淀的原因,研究小组进行如下两次实验:
实验i:另取BaCl2溶液,加热煮沸,冷却后加入少量苯(起液封作用),然后再按照上述装置进行实验,结果发现B中沉淀量减少,但仍有轻微浑浊。
实验ii:用下图F装置代替上述实验中的A装置(其他装置不变),连接后往装置F中通入气体X一段时间,再加入70%H2S04溶液,结果B中没有出现浑浊。

①“实验i”中煮沸BaCl2溶液的目的是                            
②气体X不可以是      (填序号)。
a.C02       b.03       c.N2        d.N02
③B中形成沉淀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来源:2015届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