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高三生物第二套

下面是关于脂质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磷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构成液泡膜的主要成分
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维持生物体的生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C.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细胞中,而植物细胞中没有
D.企鹅体内的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的作用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高三生物第二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B.乙图所示物质运输速率不受呼吸酶抑制剂的影响
C.丙图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O2产生量的关系,a点时产生ATP最多
D.丁图表示小鼠体内酶活性与外界环境温度的关系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高三生物第二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列示意图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该细胞失水过程中①内溶液浓度高于②内溶液的浓度
B.对应图乙(b)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a)中的Na+
C.图丙曲线1为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将反应温度略微升高,变化后的曲线最可能是3
D.图丁中的①是mRNA,该过程最终形成的②③④⑤具有不同的结构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高三生物第二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抗原侵入机体后, 会引起机体产生先天性免疫反应,同时释放出某种信号。机体内的树突细胞(具有树状分支和吞噬功能的细胞)获取信号后会引发T细胞产生免疫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树突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与糖蛋白密切相关
B.致敏T细胞裂解靶细胞的过程与溶酶体密切相关
C.T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后,会立即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D.树突细胞释放更多递质,加强免疫细胞的联系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高三生物第二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生物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变异能发生在细菌增殖过程中
B.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一定导致基因重组
C.A基因可自发突变为a1或a2基因,a1或a2也可突变为A
D.杀虫剂作为化学因素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突变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高三生物第二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花蓟马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主要寄生在各种植物的花内,寄主范围广泛。西花蓟马在不同寄主上的种群动态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西花蓟马及各种植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K值上下波动
B.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调节的
C.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D.西花蓟马的入侵改变了各种植物的种间关系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高三生物第二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两株植物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用全素营养液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如甲图所示),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相同,且空气湿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2浓度影响均忽略不计。现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乙图所示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曲线中植物积累有机物的是在       两点之间,在这两点对应时刻叶绿体内消耗的C02来自_________         ______
(2)EF段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EF段与DE段相比,植物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较     。FG段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   _____(答出两点)。
(3)经过一昼夜该装置内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将会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白天遮光处理,短时间内CO2浓度仍缓慢下降,原因是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高三生物第二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9分)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属于____________(条件、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____的控制。
(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除b点外________(字母)点可产生兴奋。
(4)图乙中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突触前膜融合所涉及的细胞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________________,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高三生物第二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果蝇的灰身和黑身、刚毛和截毛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D、d控制。某科研小组用一对灰身刚毛果蝇进行了多次杂交实验,得到的Fl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1)果蝇的灰身和黑身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________身是显牲性状,控制刚毛和截毛的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2)上表实验结果存在与理论分析不吻合的情况,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的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成活。
(3)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研究发现,眼色基因可能会因染色体片段缺失而丢失(记为X°);若果蝇两条性染色体上都无眼色基因,则其无法存活。在一次用纯合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杂交的实验中,子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
①欲用一次杂交实验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可让这只白眼雌果蝇与任意的一只雄果蝇杂交,观察后代果蝇的表现型:若子代果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由于环境条件改变而导致;若子代果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由于发生基因突变而导致;若子代果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由于染色体片段缺失而导致。
②按照假说——演绎法的研究思想,接下来研究人员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高三生物第二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5分)如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与能量关系。据图回答:

(1)根据图A写出图B所示能量金字塔中②对应的生物名称                   
(2)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水华频繁发生。近年来,研究者采用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的方法构建生物修复系统,收到较好效果。其原理是应用了上述生物之间的              关系。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演替。
(3)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则该种鱼种群数量最大点位于
图中          时间。

(4)假如鲫鱼的食物有1/2来自轮虫,且该系统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鲫鱼种群增加的能量为200KJ,那么其中来自轮虫的能量为       KJ。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高三生物第二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y),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

(1)如图1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        ,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保留一位小数)。
(2)图1中A表示___      ___,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          
(3)如图1所示,除生产者外其它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的原因是           。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至少为           ×103kJ/m2·y。
(4)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       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          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
(5)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       演替。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高三生物第二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7.5分)如图表示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制备H7N9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流程,请回答问题。

(1)①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②过程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_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目的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_____________,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目的基因能否在受体细胞中稳定遗传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
(3)从分子水平上鉴定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可采用____________技术,对于转基因成功的细胞II还要进行克隆化培养和____________检测,经多次筛选获得足够数量的该类细胞。
(4)细胞I是_____________,细胞II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预防H7N9禽流感,可用图中的_____________作为疫苗。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高三生物第二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7.5分)微生物连续培养时,一部分旧的培养基以一定的速度流出,同时不断有等量的新鲜培养基流入以保证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研究人员将大肠杆菌JA122菌株接种到葡萄糖含量受到限制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多代,然后取样分析其中存在的新菌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连续培养JA122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从物理性质看属于                   。培养基中除了含葡萄糖作为              外,还应该含有                            
(2)样品中共发现CV101、CV103、CV116三种新菌株,产生新菌株的原因是由于JA122大肠杆菌发生了           导致的,产生三种不同类型的新菌株说明                 
(3)下图表示将CV101、CV103、CV116三种新菌株混合在一起培养的生长情况,三者之间互为竞争关系,并保持稳定生长水平,没有出现一种菌株生存而另外两种菌株灭绝的现象,说明它们已经具有了不同的适应能力,这是               的结果。

(4)对三种菌株的代谢差异进行分析发现,CV103对葡萄糖吸收率最高,代谢终产物是醋酸盐。进一步研究表明,CV101可以在过滤的培养过CV103的培养基中生长,据此作出的推测是:                    。请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步骤,来验证你的观点。
①配制                     的固体培养基(A组); 和不含碳源的固体培养基(B组);
②将等量的适量稀释的CV101菌液分别接种到A、B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并观察记录菌株的生长情况。实验过程应在           条件下进行。
③预期实验结果: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高三生物第二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