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二历史第十套
以史为鉴,勿忘国耻,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通过鸦片战争历史的学习,应吸取的主要教训是( )
A.鸦片必须严禁 | B.外交需要谋略 |
C.落后就会挨打 | D.皇帝腐败无能 |
2013年4月26日,法国PPR集团董事长弗朗索瓦先生表示,将向中国政府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生肖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这两件文物的流失与下列哪次战争有关(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下列发生在新疆地区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 ②沙俄出兵侵占伊犁地区
③中俄签约,中国收回伊犁地区 ④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A.①②④③ | B.②③④① |
C.①③②④ | D.①②③④ |
《马关条约》中严重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条款是( )
A.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 |
B.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
C.增辟通商口岸 |
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
“在同一个理由(保护使馆)下,中国被迫撤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海口之间的军事据点,取而代之的是各国“酌定数处留兵驻守”。据材料信息,与这一现象出现相关的是(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近年来,南海、东海危机不断,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加紧海军的现代化建设。我国的近代化海军最早建立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 B.甲午战争时期 |
C.洋务运动时期 | D.戊戌变法时期 |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
A.经济技术方面的探索 | B.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 |
C.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 | D.军事强国方面的探索 |
下面两幅图片(如图)称呼的改变,缘于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它是( )
A.洋务运动 |
B.维新运动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 ( )
A.宣传马克思主义 | B.提高工人阶级觉悟 |
C.建立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 D.同封建复古思想斗争 |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与学生共度五四青年节。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出“取消二十一条”口号 |
B.运动重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 |
C.斗争主力逐渐由学生转向工人 |
D.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彻底合作破裂的事件是( )
A.“宁汉合流” |
B.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
C.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 |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
以8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是为了纪念( )
A.南昌起义 | B.广州起义 |
C.秋收起义 |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请你帮他们审阅,看看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
B.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C.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 |
D.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长征结束 |
张学良回忆(1901年-2001年)说:“我的事情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张学良“36岁”时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 B.西安事变 |
C.七七事变 | D.重庆谈判 |
今年,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体现了( )
①对受害者生命的尊重 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要增强民族凝聚力 ④勿忘国耻,爱好和平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在电视剧《亮剑》中,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说:“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大规模主动出击日军,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 B.台儿庄战役 |
C.百团大战 | D.忻口会战 |
古城南京是中国历史一位特殊“见证者”,它见证了( )
①中华民国的建立 ②五四运动的爆发
③日军大屠杀 ④蒋家王朝的覆灭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③④ |
我们经常使用的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它的出版社是中国近代出现最早、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 )
A.三联书店 | B.商务印书馆 |
C.外文出版社 | D.教育出版社 |
下面是20世纪初《安徽俗语报》发表的一篇文章的一部分:
“一更里,坐阑房,前思后想,思想起,家国事,好不羞惭。我中国受洋人,许多欺辱,既割地,又赔款,凌辱难堪。可怜我,百姓们,不知爱国,总说是国家强,与我何干。要晓得,国若危,家何能保……”
(1)列举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初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两次。
(2)从1840—1901年,中国失掉许多重要的领土,举两例加以说明。
(3)“可怜我,百姓们,不知爱国”中国人民在反抗外国侵略的过程中,涌现出哪些民族英雄?(列举近代两位)这些人的斗争给后人什么精神?
(4)用一句比喻性的成语概括“国若危,家何能保”的意思。
(5)这段话反映了当时作者的什么心态?
材料: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教、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请回答:
(1)你觉得这段话是什么运动的主张?
(2)文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什么?
(3)该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你是怎样看待该运动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 八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畔,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三 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毛泽东、朱德
材料四 如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八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请举出两例中国军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的战役。
(3)材料三中毛泽东、朱德号召发动什么战役?其结果怎样?
(4)材料四所反映的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一把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
(1)根据其中反映的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括号里画“√”,否则画“×”(每个判断1分,4分)
A.从1921年到1949年我党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北伐战争、十年内战、解放战争。() |
B.“开天辟地”和“生死攸关”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周恩来都参加了。() |
C.从1949年到“伟大转折”前,党始终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重中之重。() |
D.此年代尺说明共产党不但能救中国,还能发展中国。() |
(2)在上面年代尺的F处填的四字短语是 ,年代尺G处填写的四字短语是 ,H处该是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