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望:①向远处看。②探望。③盼望。④名望。⑤对着;朝着。
(1)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 ( )
(2)教师节这天,我们一行五人前去看望了小学老师。 ( )
(3)他是个德高望重的老教授。 ( )
花:①花费。②模糊不清。③能开花供观赏的植物。
(4)我精心照顾这盆海棠花。 ( )
(5)父亲为了我们的成长花费了许多心血。 ( )
(6)爷爷今年70多岁了,眼睛有些花了。 ( )
画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坠(zuì zhuì)落山涧 排山倒海(dào dǎo) 藤蔓(wàn màn)
(1)民族英雄个个顶天立地,从不低头折(zhé shé)节。
(2)经历了这么多的磨难(nàn nán),毛泽东一颗为党为民的心人人皆知。 (3)松鼠不会待(dāi dài)在那里等待(dāi dài)人们来捉它。
(4)台风过后,受灾群众调(tiáo diào)整心态,调(tiáo diào)动积极性进行灾后恢复工作。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圆明园中,有金碧挥惶的殿堂,也有铃珑踢透的亭台楼阁。( )( )( )( )
(2)七十八台逢刃机发出的燥音震耳欲聋。( )( )( )
(3)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做的原泉。( )( )
(4)我有点迫不急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 )
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从中选择一个写一句话。
( )钉( )铁 同( )敌( )
玲( )剔( ) 中流( )( )
( )精( )治 披( )斩( )
牵( )挂( ) 失( )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词填空。
疼爱 热爱
(1)尽管他们身在海外,但他们都非常( )自己的祖国。
(2)( )她的奶奶永远地离她而去了。
锋利 锐利
(3)农忙时,他总是拿着( )的镰刀帮妈妈收割水稻。
(4)小偷虽然很谨慎,但还是逃不过警察( )的眼睛。
按要求写句子。
(1)这儿的景色真美,使我流连忘返。
反问句:
双重否定句:
(2)八月,桂花香。
夸张句:
感叹句:
(3)小鸟叽叽喳喳地叫。(改成拟人句)
(4)我们沿着这条公路,不要一小时,就可到达县城了。(修改病句)
(5)雷锋不富裕。 雷锋把节省下来的钱支援灾区人民。
(用关联词语把这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给下列句子排序。
( )我穿过院子向北屋走去。屋门敞开着,一眼就望见迎面墙上的彩色画。
( )我想:这就是我要访问的那位退休老师吧?
( )院子里静悄悄的,收拾得干干净净。靠近屋门有棵松树,长得高大挺拔。
( )屋里坐着一位头发苍白的老年人,正在对一群孩子讲着什么。
( )我轻轻地推开门。
( )我朝着屋里望去。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理解应该是___________ 。表现了诗人 的精神。
(2)《秋思》的作者是 代词人 。它是一首表现 的情感的古诗,其中 一句最能表达诗人感情。
(3)非淡泊 ,非宁静 。
(4)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 ,饱览着中外 ;流连其间,仿佛 在 。
(5)在本册学过的课文中,我最喜欢的课文是 《_______》,因为 ______________
课文片段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经历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大抵: 秉性:
(2)用“ ”划出梅花秉性的句子。
(3)给上面一段话用“||”分层,并写出层意思。
(4)这段话,用梅花赞美了怎样的人?你能举出中国历史上几个这样的人物吗?(至少两个)
散 步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野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陆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着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向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相信并佩服。 ( )
②意见不一致。 ( )
③形容谁的明净。 ( )
(2)读句子,回答问题。
①“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这里的“熬”为什么不能换成“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信服”能换成“同意”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
①为什么“母亲本不愿意出来”?后来为什么同意散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发生分歧时,为什么“我决定委屈儿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
本文通过对一家人散步情形的描写,
A. 赞美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B. 表现了尊老爱幼的好风气。
C. 渲染了一种对生命、对亲人朴素而真挚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