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山东省潍坊三县市高一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遒/起/脾气回/长短叹
B.流/山/羊肉愿/流而上
C.麻/遥/像画游/熠生辉
D.缱/曲湖/来品感/莫能外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三县市高一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眷恋般配混合物义气用事
B.惦念矫饰闹元宵荒诞不经
C.闲遐斑斓主旋律浮想联翩
D.共振嬉戏妆饰品直截了当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三县市高一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国家有关部门的     结果表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运行一年,废液、废气排放量均大大低于国家标准。
②如果没有      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
③巴黎虽然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     太空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

A.监测体验不免 B.监控体验 未免
C.监测体味未免 D.监控体味不免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三县市高一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日常交往中,平等是人与人之间投桃报李、礼尚往来的前提,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只会使人与人彼此疏离,产生隔阂。
B.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C.春节期间,同事们都回家了,只有我一个人茕茕孑立地在单位值班,我感到十分寂寞无聊。
D.省疾控中心公布了一条惊世骇俗的调研结果,2012年恶性肿瘤为山东省居民首位死亡原因,其中肺癌位居恶性肿瘤死因之首。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三县市高一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首届“广州国际马拉松赛”的比赛线路,选择以珠江新城为起点,海心沙为终点的原因之一,是希望展现城市建设的成果。
B.深圳民营医院有70家之多,数量超过公立医院,已成为国内民营医疗开放程度最高、服务份额最大的城市。
C.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有相当部分高血压病的产生就是由于生活压力大、工作紧张诱发的。
D.由于“双十一”期间下单的包裹往往需要10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全部派送到位,引发了消费者“快递变慢递”的怨言。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三县市高一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有关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语言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击”字形象地描绘了雄鹰自由自在、悠游自如的神态,“翔”字则生动地写出了游鱼在水中矫健有力的身姿。
B.荀子的《劝学》善于设喻论证,其中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比喻,引出学习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学好的道理。
C.老舍的《想北平》用纯净、简洁而又华美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心中的属于他自己的北京,在华北危急的形势下,更能体现对家园沦陷的忧虑。
D.《赤壁赋》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借用江水、明月、清风等意象,抒发了作者力求排遣苦闷、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三县市高一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之)外将兵(《陈涉世家》)
B.自余为僇人,居(于)是州,恒惴栗(《始得西山宴游记》)
C.挟飞仙以(之)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
D.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三县市高一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假舟楫者,非能也      ②有好事者载以入     ③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④稍稍宾客其父            ⑤攀援而登,踞而遨         ⑥吾从而
⑦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⑧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⑨追逐北

A.①⑧/②⑤/③/④⑥/⑦⑨ B.①⑧/②④/③/⑤⑦/⑥⑨
C.①④/②⑥/③⑦/⑤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⑧/⑥⑦/⑨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三县市高一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许逵,字汝登,固始人。正德三年进士。长身巨口,猿臂燕颔,沉静有谋略。授乐陵知县。六年春,流贼刘七等屠城邑,杀长吏。诸州县率闭城守,或弃城遁,或遗之粟与弓马,乞贼勿攻。逵官,慨然为战守计。县初无城,督民版筑,不逾月,城成。令民屋外筑墙,墙高过檐,启圭窦 ,才容人。家选一壮者执刃窦内,余皆入队伍,日视旗为号,违者军法从事。又募死士伏巷中,洞开城门。贼果至,旗举伏发,窦中人皆出,贼大惊窜,斩获无遗。后数犯,数却之,遂相戒不敢近。事闻,进秩二等。时知县能抗贼,益都则牛鸾,郯城则唐龙,汶上则左经,浚则陈滞,然所当贼少。而逵屡御大贼有功,遂与鸾俱超擢兵备佥事。逵驻武定州,州城圮濠平,不能限牛马。逵筑城凿池,设楼橹,置巡卒。明年五月,贼杨寡妇以千骑犯潍县,指挥乔刚御之,贼少却。逵遥追败之高苑,令指挥张勋邀之沧州,先后俘斩二百七十余人。未几,贼别部掠德平,逵尽歼之,威名大著。
十二年迁江西副使。时宸濠党暴横,逵法痛绳之。尝言于孙燧曰:“宁王敢为暴者,恃权臣也。权臣左右之者,贪重贿也。重贿由于盗薮,今惟盗则贿息,贿息则党孤。”燧深之,每事辄与密议。及宸濠缚燧,逵争之。宸濠素忌逵,问:“许副使何言?”逵曰:“副使惟赤心耳。”宸濠怒日:“我不能杀汝邪?”逵骂曰:“汝能杀我,天子能杀汝。汝反贼,万段磔汝,汝悔何及!”宸濠大怒,并缚之,曳出斫颈,屹不动。贼众共推抑令跪,卒不能,遂死,年三十六。
初,逵以《文天祥集》其友给事中张汉卿而无书。汉卿语人曰:“宁邸必反,汝登其为文山乎!”逵父家居,闻江西有变,杀都御史及副使,即为位,易服哭。人怪问故,父曰:“副使,必吾儿也。”世宗即位,赠左副都御史。嘉靖元年,改赠逵礼部尚书。
(节选自《明史·许逵传》)
[注]①圭窦:圭形小门。②圮:毁坏。濠:护城河。③宸濠:即下文“宁王”, 朱宸濠,被封为宁王。④盗薮:强盗聚集的地方。⑤磔:一种分裂肢体的酷刑。⑥文山:文天祥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选一壮者执刃窦内伺:守候
B.今惟盗则贿息翦:除掉
C.燧深之,每事辄与密议然:这样
D.逵以《文天祥集》其友贻:赠送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逵官,慨然为战守计蚓无爪牙
B.时知县能抗贼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
C.逵法痛绳之举匏樽相属
D.曳出斫颈,屹不动授之书而习句读者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许逵“有谋略”的一组是
①县初无城,督民版筑         ②家选一壮者执刃伺窦内
③又募死士伏巷中,洞开城门   ④每事辄与密议
⑤汝反贼,万段磔汝           ⑥曳出斫其颈,屹不动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逵身材魁梧,且有军事才能。正德六年春,他在乐陵知县任上,修筑城墙,训练兵卒,招募死士,最终打败了流寇刘七等贼人,并因此而获得了升迁。
B.驻守武定州时,许逵筑城挖壕,设巡逻队;第二年五月,贼杨寡妇进攻潍县,许逵在高苑击败他们,后来又在德平全歼另外一股贼人,威名大震。
C.许逵与孙燧对剪除宁王势力有相同的认识,所以凡事都相互商议。宸濠造反,捆绑了孙燧,欲加杀害。许逵争辩未果,责骂叛寇,英勇就义。
D.从许逵赠送《文天祥集》一事,其父其友就知道许逵必定会在宁王造反时像文天祥一样坚贞,所以其父在未知儿子生死的确切消息时,就摆上牌位哭悼儿子。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诸州县率闭城守,或弃城遁,或遗之粟与弓马,乞贼勿攻。
(2)后数犯,数却之,遂相戒不敢近。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轩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三县市高一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
兀坐    
赵树吉
书帷人散后,兀坐思无端。
炉火明知夕,瓶花冻觉寒。
烽烟惊远道,升斗恋微官。
愁绝团圆月,他乡独自看。
【注】①兀坐:独自端坐。②升斗:微薄的薪俸。
请结合颔联,分析诗人“兀坐”的环境特点。
结合全诗,请简要概括诗人复杂的心绪。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三县市高一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苏轼《赤壁赋》)
(3)                 ,术业有专攻。(韩愈《师说》)
(4)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
(5)见贤思齐焉,                   。(《论语·里仁》)
(6)                ,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三县市高一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只写序号,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能让我们感到幸福的人,我们都称之为朋友。朋友有很多种,就好像一棵树上的叶子,一片叶子就是一个朋友。时光流逝,夏去秋来,一些叶子会离我们而去,还有一些叶子会陪伴我们许多季节。
①有些人只是与我们短暂相处
②在人生的旅途中
③共同见证人生长河的潮起潮落
④有些人则会与我们长期并肩而行
⑤我们会邂逅许多人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三县市高一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泗州塔的四个特点(不超过25字)。
泗洲塔又称玉塔,俗称宝塔。位于惠州西湖西山,是湖上最古建筑物。始建于唐中宗年间(公元656年—710年),为纪念泗洲大圣僧伽而筑。泗洲塔雄踞湖心,是一座八角柱形的建筑,远远望去,似有拔地而起直冲云霄之势头。每当明月升起,凉风逐波而过,湖光灿闪,屹立在西山的泗洲塔便倒影入湖,若有若无。正是这样的美景诱得苏轼诗兴大发,写下“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的绝句。每逢假日,慕名前来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三县市高一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和句式,使句式协调一致,前后关联畅通。
湖和塔是有灵魂的,它们的灵魂是千千万万人的灵魂。湖是动,塔是静;塔是高傲的,湖是谦逊的;阴柔的湖水,好比江南不断的春雨,塔姿雄壮,塞外猎猎的长风与之恰似。北京大学如果没有了湖和塔,就像胡适之先生所说的,长坂坡里没有了赵子龙,空城计里没有了诸葛亮。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三县市高一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
陈忠实
①早晨醒来便听见哗哗哗的雨声。拉开窗帘就看到了从黑云里倾泻而下的闪着些微亮光的雨条。到俄罗斯一周了,走到哪里都是蔚蓝的天空和鲜亮的阳光。今天遇到下雨了。有阳光又有雨,当是感受俄罗斯大地自然天象变幻的一个难得的完满。
②冒雨去图拉,拜谒托尔斯泰。车经过图拉城时,雨,时下时停,出图拉城时,就看到远方天际一抹蓝天了。拐过两个交叉弯道,看到很长的林木遮蔽下的围墙和一个阔大的门,这就是托翁自己命名的“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庄园故居了。
③站在宽大的门口,一眼看见两排整齐高大的白桦树的甬道,通向林木笼罩的深处。甬道尽头往右拐进去,是一座涂成黄色的两层小楼,这是托尔斯泰的居室和写作间。在这座托尔斯泰写作和生活的黄色小楼前,有一块不大的空地,该算作院子吧。小院的三面,是稠密到几乎不透阳光的树林,林间长满杂草,俨然一种森林的气息。楼前的这方小院,除了供人走的台阶下的土路,也都栽种着花草,却不是精细的管理,完全是自由生长的态势。
④花草园子里有一棵合抱粗的树,不见一片绿叶,粗壮的枝股和细细的枝条,赤裸在空中,在四周一片浓密的绿叶的背景下,这棵树让人感到一种死亡的凄凉。
⑤我初看到这棵枯死的树时,贸然想到的是,它与周围的景致太不协调了,随后知道了这棵树非凡的存在,竟然有一种内心深处的震撼。
⑥枯枝上挂着一只金黄色的铜钟。托尔斯泰是贵族,却愿去帮助那些寻找救助的贫苦人,久而久之,那些四野八乡遭遇困境的乡民便寻到这个庄园来。托尔斯泰在楼前院子这棵树上挂的这只铜钟,是供寻访的穷人拉响的,听到响声,托尔斯泰就会放下笔推开稿纸,把敲钟的穷人请进楼里,听其诉叙困难和冤屈,然后给予帮扶救助。
⑦据说有时竟会在这棵树下发生排队等候敲钟的事。曾经有多少穷人贫民憋着一肚子酸楚和一缕温暖的希望攥住那根绳子,敲响了这只铜钟,然后走进了小楼会客厅,然后对着胡须垂到胸膛的这位作家倾诉,然后得到托尔斯泰的救助脱离困境。
⑧这棵曾经给穷人和贫民以生存希望的树已经死了,干枯的枝条呈着黑色,枝干上的树皮有一二处剥落,那只金黄色的铜钟静静地悬空吊着,虽依原样系着一条皮绳,却再也不会有谁扯拉了。救助穷人的托尔斯泰去世已近百年,这棵树大约也徒感寂寞,已经失去了承载穷人希望的自信和骄傲,随托翁去了。
⑨托翁晚年竟然执意要亲手打造一双皮靴,而且果真打造出来了,而且很精美很结实也很实用。我自然惊讶这位伟大作家除了把笔的效能发挥到了无可企及的天分之外,还有无师自通操作刀剪锥针制作皮靴的一双巧手;我自然也会想到这位既是贵族庄园主又是赫赫盛名的作家,绝不会吝啬一双靴子的小钱而停下笔来拎起牛皮;然而,他彻底腻歪了已往的贵族生活,以亲自操刀捏锥,表示一种背离,一种转向
⑩托尔斯泰把他精心制作的这双皮靴送给一位评论家朋友。这位评论家惊讶不已,反复欣赏之后,郑重地把这双皮靴摆到书架上,紧挨着托尔斯泰之前送给他的十二卷文集排列着,然后说:这是你的第十三卷作品
⑪这是俄罗斯人以素有的幽默方式,表达出对一位伟大作家最到位最深刻的理解。
⑫我真幸运,在林中的这块草地上领受到了明媚的阳光。
⑬雨在我专注于黄色小楼里的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照片一页手稿的时候,完全结束了。头顶是一片蓝色的天空和自在悬浮着的又白又亮的云。林子顶梢墨绿的叶子也清亮柔媚起来。阳光从枝叶的空隙投到林子里的硬质土路上,洒在小小的聚蓄着雨水的坑洼里,更显一种明媚。
(取材于陈忠实《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
作者在第⑤段中说,“随后知道了这棵树非凡的存在,竟然有一种内心深处的震撼。”请分析作者内心震撼的原因。
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1)表示一种背离,一种转向。
(2)这是你的第十三卷作品。
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以“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三县市高一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以“如果我知道结果”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记叙类文章。②文体特征鲜明。③字迹清晰,书写正确,标点规范。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潍坊三县市高一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