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寒假,快乐复习30天 第11天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这指的是( )
A.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
B.经济收入完全平等 |
C.社会地位完全平等 |
D.人们职业应该相同的 |
以下观点体现出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是( )
①任何人的人格尊严都不容侵犯
②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③任何公民都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④任何人违反法律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A.①②③④ | B.①② | C.②③④ | D.①④ |
下边漫画《养老公平》表明( )
A.我国城乡居民已实现了共同富裕 |
B.绝对公平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 |
C.要敢于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 |
D.社会公平需要正义制度作为支撑养老公平 |
开放异地高考,是为了进一步解决外来务工子女的升学问题,让非户籍地考生享有与本地考生相同的高考资格,使更多外来务工子女能够更好地享受父母务工所在地的教育资源,让非户籍地考生享有与本地考生相同的高考资格。全国各省市出台异地高考方案细则,2012年12月31日,河南异地高考方案也正式公布。这样做( )
①体现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②体现关爱社会,关爱社会弱势人群
③说明受教育是我国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④侵犯外来务工子女人格尊严权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正义感是维系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石,是一个公民必备的条件。”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正义,正义的行为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②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③只要有正义感,人们就不会有挫折
④有正义感是现代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发生在2014年5月31日高考前夕的江西宜春高三学生柳艳兵、易政勇“夺刀救人”的英雄壮举,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和一些企业纷纷向他们伸出“橄榄枝”,愿意录取和招用他们。这说明( )
①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有正义感
②只要有公平正义就没有违法犯罪
③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需要公平正义
④见义勇为的人会受到人们的称赞和关爱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2014年3月17日,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时指出,公正是提高人民满意度的一杆秤……要不断地清理有碍社会公正的规则,而且要使明规则战胜潜规则。这段话表明了( )
①保证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需要遵循公平的原则
②制度的正义在于它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
③正义的制度规则是社会生活的绝对权威
④正义的制度是建立在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基础上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小冰平时为人豪爽,一次,他的同班同学小亮受外班同学的欺负,他马上领着几个人找到那位同学“理论”,并把那位同学痛打了一顿,为小亮“报了仇”。小冰的行为( )
A.是讲哥们儿义气的行为,表现了他为人正直 |
B.按正义标准做事,是正义行为 |
C.表明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是正义的最起码要求 |
D.以自己情感的好恶为判断标准,损害了他人的正当权益 |
“为了真理与光明,给个国家也不换”。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A.树立公平意识,追求绝对公平 |
B.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
C.做有正义感的人,为国家的正义而奋斗 |
D.弘扬见义勇为精神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途径 |
下列选项中属于需要得到国家关注、帮助的弱势群体的是( )
①面临社会保障、权益维护、子女就学等诸多问题和困难的农民工
②无法就业、没有生活保障、身有残疾的人
③遭遇地震灾害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人
④身强力壮、好逸恶劳的“啃老族”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海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加勒比岛国海地发生里氏7.0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同学们在关注地震灾情的同时,特别关注同龄人的状况。下列同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灾区的一些同龄人失去亲人、失去家园,他们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
②灾区的同龄人应学会坚强,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渡过难关
③灾区同龄人面对艰苦环境乐观、坚强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④灾区的同龄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爱,不属于弱势群体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①③④ |
民政部、教育部等7部委下发《关于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的意见》,抚恤金提高至50万元以上。负伤人员先救后收费,子女入学有优先待遇,就业优先安排……这些措施有利于( )
①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②提倡未成年人见义勇为
③和谐社会的建设
④维护社会正义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在美国波斯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镌刻着一首短诗:“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面对非正义行为,如果选择消极行为,会助长这种行为的扩散,损害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利益
②非正义行为会损害个人的权利、机会,进而危害整个社会
③面对非正义行为,我们应采取积极的行为措施
④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保持沉默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青少年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有人在校园内乱扔果壳,小越将果壳捡起来放进垃圾桶 |
B.有人欺负本班同学,事后小韩叫了几位同学将那人打了一顿 |
C.有人对小王进行勒索,小王向派出所报警 |
D.有人将公路三岔路口的指路牌扭转以误导过往车辆,小宋看见后将指路牌扭正 |
2014年MBA考试哈尔滨理工大学考点发生了舞弊事件。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严肃查处。考试舞弊是( )
①一种不公平的现象
②非正义的行为,侵犯了他人权利
③虽然违法,但情有可原
④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直诚信的人格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上课时,小明不专心听讲,主动去和前后桌同学讲话。有的同学小声地应和桌他。小明的举动被老师看在眼里,点名严厉批评了他,小明很是不服气,心理想着:为什么只批评我一个人?真是不公平?
(1)你认为老师的做法公平吗?为什么?
(2)面对这种情况,小明应该怎么做?
材料一:2006年年初,东台一名姓朱的女士的皮包,下班途中被一名歹徒趁机抢走,随后驾摩托车飞驰而去。开车途经此地的王先生当即加大油门紧追,歹徒因此被抓获。
材料二:2005年8月8日,台风“麦沙”肆虐青岛的第二天,一名女青年被飞浪卷入大海,在青岛打工的魏刚三此跳入大海将人救出,面对他人的追问,他只说了句“我是河南人”,便悄然离去。
(1)材料一中的王先生和材料二中魏刚的行为共同说明了什么?
(2)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哪些品质?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怎样才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人?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政法机关提出的工作要求。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向往和追求,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保障。我们在追逐“中国梦”的道路上,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也是要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理当成为撑起“中国梦”的重要基石。有权利公平,梦想才能起飞;有机会公平,奋斗才有动力;有规则公平,社会才能进步。为了进一步理解公平正义的重要性,某校八年级(2)班决定开展以“公平正义 共筑中国梦”为话题的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为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和两种活动形式。
(2)请你列举生活中存在的不公平、不正义的现象。
(3)请你谈谈对不公平、非正义现象,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
(4)参加此次活动后,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