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面是某学生对图表资料的使用,其中正确的是
A.根据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该元素原子核中有几个中子 |
B.根据密度数据判断液体物质挥发性的大小 |
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表”判断每种元素原子中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 |
D.根据“各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设计通过蒸发、结晶把混合溶液中某些溶质分离出来的方法 |
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 |
B.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数值相等 |
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质量总和相等 |
D.5mL的水和5mL的酒精混合,混合前后所得溶液体积相等 |
有关物质的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国际单位制中基本量之一 | B.符号是n |
C.单位是mol | D.1mol 任何物质微粒数一定是6.02×1023 |
把2mol碳在1.5mol氧气中燃烧,恰好完全反应。燃烧后的产物中既有CO2也有CO,则生成的CO2和CO总的物质的量是
A.1.5mol | B.2mol |
C.1mol | D.大于1.5mol,小于2mol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的摩尔质量是18g | B.1molCO2比1molCO多1个氧原子 |
C.1molH2O2中约含6.02×1023个氧分子 | D.32g O2的物质的量为1mol |
(10陕西)1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
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
C.碱溶液的pH都大于7,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
B. | 和 两种微粒的质子数相同 |
C. |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应先用蒸馏水将试纸润湿 |
D. | 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净 |
“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有人称自己有特异功能,能“化水为油” | B.用甲醛溶液浸泡鱿鱼,以保质保鲜 |
C.食用加碘盐,可预防大脖子病 | D.煤、石油都是可再生的能源 |
谚语诗词中蕴含着科学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熔点很高 |
B.“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容易着火 |
C.“百炼成钢”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化学原理相同 |
D.“满架蔷薇一院香”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所以氧化反应就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时,溶液中一定有晶体析出 |
C.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
D.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
由下列实验事实或现象推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澄清透明的河水一定是软水 |
B. | 某固体物质在常温下能导电,则该物质一定一种金属单质 |
C. |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木条不复燃,则该气体一定是 |
D. | 常温下测得某溶液的 ,则该溶液一定显酸性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化合反应一定要加热才能发生 |
B. | 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单质参加 |
C. | 置换反应的产物中一定有化合物 |
D. | 中和反应的产物中一定有盐和水 |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
A. | 金属单质能导电,能导电的单质不一定是金属 |
B. |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C. | 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
D. | 使用pH试纸时必须保持干燥,否则测得的pH一定有误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