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利用自已设计的装置(如图装置一)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步骤:
装置一 装置二
(1)测量实验需要的具支试管的容积。
(2)在干燥的具支试管中装入铜粉,塞上橡皮塞。用瘪气球密封试管的支管口。移动注射器活塞,在注射器中留有一定体积的气体,记录体积后插入橡皮塞中,根据酒精灯高度,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3)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加热时不断推拉注射器。
(4)停止加热后,待试管冷却至室温,注射器活塞稳定后,记录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实验室中如何测量该具支试管的容积?
②在实验加热过程中,具支试管上的小气球作用是 ,不断推拉注射器的目的是:
③假设具支试管的容积为50ml,反应前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为20ml,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为6ml,则反应消耗氧气的体积为 ml。由此可得实验结论
④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b、注射器中预先不留一定体积的气体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c、反应停止试管冷却后,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入注射器内。
⑤若将装置一改成装置二,装置二优点:
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燃烧匙内盛有足量的红磷。
(1)点燃后瓶内出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过一会儿,打开止水夹又会出现的现象是 。
(3)本实验的结论是 。
研究和控制化学反应条件有重要意义。
(1)同学们想探究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三次实验,记录各收集一瓶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 |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
二氧化锰质量(g) |
收集时间(s) |
1 |
6 |
5 |
200 |
2 |
12 |
5 |
100 |
3 |
18 |
? |
67 |
①取用二氧化锰的仪器是 (选填编号)。
A B C D
②写出上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③实验3中,加入的二氧化锰质量为 g。
④其他条件相同,实验3产生氧气的速率最快,说明 。
(2)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氢溶液在70℃以上会较快分解产生氧气。 为了验证加热过氧化氢溶液也可以产生氧气,同学们选择右图装置(气密性良好) 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产生气泡,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没有复燃,可能的原因是 。
(3)同学分析原因后,采用了 法收集气体,再检验,证明加热过氧化氢溶液也可产生氧气。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已知:在空气中,温度超过40℃,白磷(化学符号为P)就可以自燃,即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如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改进装置。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的水,再按图连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
(1)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为了确保实验成功,在装入药品前,先要 ; 白磷的量要充足,目的是 。
(3)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 ;若实验非常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 mL。
某兴趣小组利用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原理,设计 如下实验以探究微粒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实验I: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滴~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
由实验I得出的结论有
(2)实验Ⅱ(如甲图):烧杯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 ;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图乙)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图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装置.试回答:
①为确保实验成功,仪器连接后要______________;盛在燃烧匙中的物质常用__________________,该物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②待_________时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据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此实验还可推知氮气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使用上述装置,用木炭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你认为该方案是否可行?_______________。(选填“是”或“否”)
④实验中,若燃烧匙中的物质的质量太少,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化学实验室的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面几种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实验。(F装置中盛放的是紫色石蕊试液)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可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____装置作反应装置。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观察到 ,说明氧气已充满集气瓶。
(2)用锌粒与较浓的盐酸制H2,将制得的H2通入F装置,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H2中混有 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装置还可用来除去氧气中混有的CO2,则瓶中最好选装 。
A.饱和食盐水 B.饱和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
(4)F装置也可用于气体的分离,如在“(3)”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加 又可收集到CO2。
(5)用G装置进行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反应产生的现象是 ,从环保角度考虑,应作改进的是 。若用G装置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破裂。原因是 。
某同学做了如图1、2实验(装置气不漏气,白磷达40℃燃烧)。整个实验如下:
(1)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现象 ;
(2)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在水中取下胶塞,试管中液面上升(如图B所示)。请用理化知识解释试管中液面上升的原因 ;
(3)完成图1实验你可得出的结论是 ;
(4)用 图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低于1/5的原因可能有 、 ;
(5)写出用 图1比图2完成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一个优点 。
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①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式: 。
②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右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玻璃管中装的是细铜丝。
(已知:铜 +氧气 氧化铜;氧化铜是固体)
(1)若加热前,两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有30mL空气,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后,理论上密闭容器中剩余的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_mL,由此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___。
(2)不同的同学在做上述实验时结果差别较大,甲同学最后剩余气体26mL,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能否将铜丝换成木炭?_______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湖水的水质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
(1)取水样,静置后过滤。过滤操作中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
(2)若要检验该湖水属于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大雨过后,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从河水中取样,进行净化处理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向河水样品中加入 使悬浮物沉降,然后进行过滤,请指出如图所示操作中的错误 .
(2)该小组向学向得到的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它的 性除去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此过程中发生了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经过以上操作后,所得到的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软水.
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结束待集气瓶冷却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可能的原因是(填一条即可)。
(2)放置一周后,
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3)
实验产生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约为。
(4)
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固体混合物A是由
、
、
、
、
、
中的几种混合而成为,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图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试推断:
(1)气体B是。
(2)固体A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3)滤液D中一定有含有的溶质是。
(4)固体A的组成可能有种。
利用化学变化可以制备新物质.
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易于血红蛋白结合,具有可燃性.请结合所学知识和CO的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两个反应都能生成
,从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思路分析,实验室制备
选择反应②而不用①的理由是(任选一个角度回答)
①炽热的焦炭和水蒸气反应:
②草酸晶体和浓硫酸供热:
(2)某同学设计下列装置制备、提纯
,并用
来还原氧化铜.请根据如图回答:
①写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该同学的设计存在的一处明显缺陷是.用改进后装置进行实验,在点燃E处酒精灯之前,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是(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
③装置
的作用是,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证明一氧化碳能还原氧化铁的实验现象是:装置
中固体颜色的变化为,
中,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