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的图像是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 |
B.一定量的石灰石和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
C.向一定量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
D.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足量的10%硫酸溶液反应 |
现有NaOH、CuO、Na2CO3三种物质,分别与其他物质反应,都有同一物质X生成,则X的化学式可能是
A.CO2 | B.H2O | C.NaCl | D.Na2SO4 |
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
A |
CO(CO2) |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
B |
NaOH(Na2CO3) |
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
C |
C(CuO) |
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
NaCl(泥沙) |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 |
甲试管中加入固体物质,乙试管中加入某种溶液,按下图组装好仪器(其它仪器已略去)。加入过量稀盐酸,关闭活塞,打开止水夹,观察到乙试管的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关闭止水夹,一段时间后乙试管中溶液变浑浊。符合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选项 |
甲中固体 |
乙中溶液 |
A |
NaOH |
CaCl2 |
B |
Na2CO3 |
KOH |
C |
Fe |
AgNO3 |
D |
NaCl |
Ca(OH)2 |
下列各组物质混合,能产生蓝色沉淀的是
A.硫酸铁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 | B.氧化铜与稀硫酸 |
C.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 D.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 |
下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可能依次为Fe、NaOH、CO2 |
B.丙物质只能是氧化物或盐 |
C.当乙为NaOH时,它可由Ca(OH)2与Na2CO3反应生成 |
D.当甲为一种碱时,它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可能产生两种沉淀 |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或选择的试剂均正确的是
选项 |
需鉴别的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A |
碳粉和二氧化锰 |
双氧水 |
溶于水 |
B |
氯化钠和硫酸钾 |
稀盐酸 |
硝酸银溶液 |
C |
碳酸钠和烧碱 |
盐酸 |
酚酞试液 |
D |
铁粉和氧化铜 |
用磁铁吸引 |
稀硫酸 |
下列实验对应的图像正确的是
A.将等质量的镁和锌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
B.向pH=2的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C.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澄清石灰水至过量 |
D.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
小明同学在总结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时发现,选用适当物质既可实现如图中所示的所有反应.若中间的物质为硫酸钡,那么对酸、碱、甲盐、乙盐四种物质的推断中,合理的是
A.HCl NaOH BaCl2 Na2SO4 |
B.HCl Ba(OH)2 Na2SO4 BaCl2 |
C.H2SO4 Ba(OH)2 Na2SO4 BaCl2 |
D.H2SO4 NaOH BaCl2 Na2SO4 |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硫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B,C可能是
A.NaOH,CuSO4,Na2CO3 |
B.Ba(OH)2,CuSO4,CuO |
C.KOH, HNO3, K2CO3 |
D.NaOH, HCl,Ba(NO3)2 |
下列除去杂质的试剂和方法可行的是(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试剂和方法 |
A |
HCl溶液(CaCl2) |
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
B |
FeCl2溶液(CuCl2) |
过量铁粉,过滤 |
C |
CO(H2O) |
NaOH溶液,洗气 |
D |
N2(O2) |
过量硫粉,燃烧 |
下列图像与实验相符合的是
A.图①表示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
B.图②表示将饱和Ca(OH)2溶液升温 |
C.图③表示等质量Mg、Zn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
D.图④表示向含少量NaOH的Na2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 |
根据下图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推测甲为
A.铜 | B.碳酸钠 | C.氧化铜 | D.氢氧化钡 |
如图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其中X是
A.稀盐酸 | B.澄清石灰水 | C.硫酸钠溶液 | D.稀硫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