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右下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
B.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 |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 |
D.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
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是( )
① 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② 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③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相等 ④ 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石灰石是常用的建筑材料。
①甲乙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Ⅰ.甲同学取石灰石按图所示进行实验(煤气灯能达到石灰石分解的温度),观察到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由此甲同学认为石灰石已分解。甲同学结论不合理的理由是 。
写出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
Ⅱ.乙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煅烧后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过滤,取滤液,滴加 溶液 |
溶液变红 |
证明固体中 含有 |
取滤渣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
|
含有碳酸钙 |
②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乙同学设计称取石灰石样品100g,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改变。实验中固体的质量变化如下:
Ⅰ.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Ⅱ.求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2.8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CO2和1.8g水。则对该物质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 |
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
C.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
D.无法确定 |
某种化合物R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由此推断R中( )
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
B.一定含有碳元素,也可能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
C.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也可能含有氧元素 |
D.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可能含氧元素 |
A、B、C、D、E 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C 是常见的气体,D 在常温下是液体。下图是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
(2)E→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C→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要将没有标签的三瓶无色气体区分开来,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方案中试剂①为 溶液,操作②检出A的实验现象是 。
常见的下列现象,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汽油挥发,酒精燃烧,蜡烛变形 |
B.植物腐烂,钢铁生锈,动植物的新陈代谢 |
C.铁铸成钢,蜡烛加热熔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D.水分蒸发,金属导电,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这三种物质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3)该反应中种类不改变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
向密闭的容器中通入氧气(含m个氧气分子)和一氧化碳气体(含有n个一氧化碳分子),已知:2CO+O22CO2,则最终容器内氧原子和碳原子个数之比为
A.2(m+n)/n | B.2m/n | C.(2m+n)/n | D.n/m |
下列图像正确反映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的是
A.电解水 |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
C.一氧化碳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铜 |
D.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制氧气 |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 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5 |
2 |
20 |
22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11 |
28 |
5 |
A.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 g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一定是单质 |
B.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
C.该反应可能是高锰酸钾的分解 |
D.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丁和乙的质量之和 |
实验室中验证氧气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硫粉点燃伸入氧气集气瓶,燃烧的现象是 ;
②将红热的铁丝伸入氧气集气瓶中,燃烧的方程式为 ;
③将灼热的铜丝(表面已变黑)伸入CO气体中(如图),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产生的现象是 ;
④以上的化学反应都可以称为氧化反应,理由是 ,
而上述①和②的反应也可以称为 (填写反应基本类型)反应。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炭燃烧 | B.海水晒盐 | C.粮食酿酒 | D.酸碱指示剂变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