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一个重30N、体积为0.002m3的物体用绳子悬挂着,现将物体完全浸没在烧杯的水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20N |
B.如果此时静止,绳子受到的拉力为10N |
C.物体浸没水中后继续下沉的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
D.释放绳子后,物体将下沉 |
如图所示,相同的小球在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保持静止,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的距离相同,则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A B C D
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甲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1的液体,乙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2的液体。现将体积相等的A.B两个物体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后,物体A悬浮,物体B漂浮且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此时两容器液面相平。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压力为F1;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压力为F2。已知物体A与物体B的密度之比为2:3,S乙=3S甲。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1=P2,9F1=F2
B.P1<P2,9F1=F2
C.P1=P2,6F1=F2
D.P1<P2,6F1=F2
将重为4N,体积为6×10-4m3的物体投入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溢出200g水。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漂浮,F浮=2N |
B.物体悬浮,F浮=4N |
C.物体沉在水底,F浮=2N |
D.物体漂浮,F浮=4N |
如图所示,一鸡蛋在盐水中处于静止状态,后用手指将鸡蛋向下按压一下松手后,(若盐水足够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向下加速运动,受到盐水的压强变大,受到盐水的浮力变小 |
B.鸡蛋向下做减速运动直至停止,鸡蛋受到盐水的压强变大,受到盐水的浮力不变 |
C.鸡蛋先向下、后向上运动并回到原位,鸡蛋受到盐水的压强、浮力先变大后变小 |
D.鸡蛋始终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鸡蛋受到盐水的压强变大,受到盐水的浮力不变 |
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的海水密度ρ1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ρ2的关系有( )
A.浮力增大,ρl=ρ2 |
B.浮力减小,ρ1=ρ2 |
C.浮力不变,ρ1>ρ2 |
D.浮力不变,ρ1<ρ2 |
【改编】选择优良种子,是农业丰收的基本保证,盐水选种是我国农民常采用的选种方法:将待选的种子放入浓度适当的盐水中后,良种沉入水底,次种则漂浮于水面,很快就能完成选种工作,如图所示。但盐水浓度的把握是关键,其浓度应尽可能 ( )
A.大于良种密度 |
B.小于次种密度 |
C.介于良种和次种密度之间 |
D.越大越好 |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现在两容器中各放入一个物体,漂浮在液面上且液体不溢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两物体的质量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能大于乙 |
B.若两物体的质量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小于乙 |
C.若两物体的体积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等于乙 |
D.若两物体的体积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大于乙 |
小可上街买了一袋观赏鱼(如图),袋内约有2/3的体积是封闭的空气。小可回到家后将没有打开塑料袋的观赏鱼直接放入鱼缸的水中。若不计塑料袋自重,那么这个装着水和鱼的塑料袋在鱼缸的水中所处的状态是:
A.漂浮在水面 | B.悬浮在水中 |
C.下沉到缸底 | D.其状态和鱼的浮沉有关 |
如图(a),在一个较大的容器中盛有水,水中放有一个木块,木块上面放有物体A,此时木块漂浮;如果将A从木块上拿下,并放入水中,当木块和A都静止时(水未溢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b)
A.当A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上升 |
B.当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下降 |
C.当A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下降 |
D.当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将A拿下后悬挂在木块下面,如图(b),容器中水面不变 |
同一支密度计先后放在甲、乙两杯液体中,静止时所处位置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密度较小 |
B.乙液体的密度较小 |
C.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 |
D.密度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 |
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甲中只有水,乙中有一小球漂浮于水面上,丙中悬浮着一个小物块,则下列四个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对三个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F甲<F乙<F丙 |
B.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p甲<p乙<P丙 |
C.如果向乙中加入盐水,小球受到的浮力不变 |
D.如果向丙中加入酒精,物块受到的浮力不变 |
将一方形木块(体积为V木)放于水中,再将一方形冰块(体积为V冰)放于木块上,静止时水面正好和木、冰交界面共面(如图),已知水、冰、木密度之比为10:9:8,则V冰:V木为(说明:图中冰块、木块大小不具暗示意义)( )
A.9:8 | B.8:9 | C.1:8 | D.2:9 |
如图所示,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1×10-3m3的正方体木块,用一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细线,一端系于木块底部中心,另一端系于圆柱形容器底部的中心,细线对木块的最大拉力为3N,容器内有一定质量的水,木块处于漂浮状态,但细线仍松弛。若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6×10-2m2,现在向容器中注水(容器的容量足够大)直到细线对木块的拉力达到最大值,在细线断裂瞬间停止注水。待木块稳定后,容器的水面与细线断裂前的瞬间的水面相比高度变化
A.升高了2cm | B.降低了1.5cm |
C.升高了1cm | D.降低了0.5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