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浮力是水产生的 |
B.只有液体才能产生浮力 |
C.在不同的液体中浮力的方向会不同 |
D.浮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 |
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质量相等、底面积相同,装有不同液体。将两支相同的简易密度计分别放入甲乙两个容器中漂浮,此时两液面刚好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计在甲乙容器中所受浮力相等
B.甲容器中液体质量比乙容器中液体质量大
C.放入密度计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比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
D.放入密度计后,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比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小
下列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体操运动员参加单杠比赛时,先要在手中抹点镁粉,这是为了增大手与单杠之间的摩擦 |
B.我们称为“孔明灯”的热气球是利用加热的方法使气球内空气密度变小而产生升力使热气球升空的 |
C.坐在行驶汽车里的乘客突然向后倒,这是因为汽车正在刹车减速 |
D.旅客必须在安全区域等候上火车,是因为列车经过时,人与列车间空气流速大,压强大、可能发生事故 |
人们常用“浮筒打捞法”打捞沉船,做法是将几个灌满水的浮筒沉到水底并拴在沉船两旁,把空气压进浮筒将浮筒里的水排出,沉船随着浮筒一起浮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沉船在河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
B.浮筒充满气后,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
C.沉船在水下上浮时,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小
D.船和浮筒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大于其重力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现在两容器中各放入一个物体,漂浮在液面上且液体不溢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两物体的质量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能大于乙 |
B.若两物体的质量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小于乙 |
C.若两物体的体积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等于乙 |
D.若两物体的体积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大于乙 |
下列现象或实例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马德堡半球实验B.轮船漂浮在水面
C.托里拆利实验D.用吸管吸饮料
下列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体操运动员参加单杠比赛时,先要在手中抹点镁粉,这是为了增大手与单杠之间的摩擦 |
B.我们称为“孔明灯”的热气球是利用加热的方法使气球内空气密度变小而产生升力使热气球升空的 |
C.坐在行驶汽车里的乘客突然向后倒,这是因为汽车正在刹车减速 |
D.旅客必须在安全区域等候上火车,是因为列车经过时,人与列车间空气流速大,压强大、可能发生事故 |
下列关于物理知识应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硬币跳起利用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
B.船闸利用连通器原理
C.飞机利用浮力起飞
D.“吸”饮料利用嘴的吸力
如图所示,是一位先生巧用物理知识借助气球将帽子送给楼上女士的情景。此过程中应用的关键知识是
A.惯性B.浮力C.动能D.效率
在亚洲的西部,离地中海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内陆湖,叫做死海,死海里没有一条鱼,它的名字由此而来。为什么没有鱼呢?因为死海的水太咸了,每百千克海水中含盐二十千克以上,它所产生的浮力比淡水高出近三成。因此,当人入水后可自然漂起,且水不没腹.根据以上内容,你认为死海的密度可能是( )。
A.1.0×103kg/m3 |
B.0.8×103kg/m3 |
C.1.3×103kg/m3 |
D.7×103kg/m3 |
质量为 的木块静止在如图的水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所受浮力方向为 所示B.木块所受浮力方向为 所示
C.木块所受浮力大小为 D.木块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情景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反映的是光的反射现象
B.乙图中的云雾形成属于汽化现象
C.丙图中快速运动的动车属于电能转化为动能的形式
D.丁图中的橡皮船能在水上漂流主要是受到水的浮力的缘故
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13-34所示。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ρ1和ρ2的关系,有( )
A.浮力增大,ρ1=ρ2 | B.浮力减小,ρ1=ρ2 |
C.浮力不变,ρ1>ρ2 | D.浮力不变,ρ1<ρ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