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志和小丽分别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图象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其温度是 。
(2)由图象可知:①水的沸点低于 ,原因是气压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②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 。
③第 时 (填“小志”或“小丽”)的实验装置中水分子运动更剧烈。
(3)实验结束后,小志想到妈妈在煮饺子时加入一些冷水,锅内的水停止沸腾。原因是水 (填“温度低于沸点”或“不能继续吸热”)。
高压锅的锅置上安装了安全阀,其内部的通气孔用熔点较低的易熔片阻断,如图所示,如果限压阀或排气孔发生故障,高压锅煮食物时不能正常向外排气,就会导致锅内气压不断增大,在发生危险前,安全阀内的易熔片会熔化,对外排气减压保证安全,请分析说明易熔片熔化的原因。
厨房里能发现许多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吸油烟机能将油烟吸走,是因为空气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
B. |
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食物,是由于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
C. |
瓷砖表面的"吸盘式"挂钩,是利用大气压将吸盘紧压在瓷砖表面 |
D. |
茶壶的壶身和壶嘴构成连通器 |
下列有关厨房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气压高液体沸点低
B.洗菜盆下的U形“反水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C.使用筷子夹食物时,筷子是省力杠杆
D.用力压清洁布擦瓷砖擦得干净是因为减小了摩擦
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发现烧瓶内的水中出现了大量的 ,迅速上升变大,由此可知水重新沸腾起来。这是因为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 (选填“增大”或“减小”)的缘故。
下列有关压强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B.随着大气压的减小,水的沸点会升高
C.利用马德堡半球实验可以精确测出大气压的值
D.载重货车的车轮越多,对地面的压强越大
厨房中涉及到很多物理现象和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高压锅更容易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越大,水的沸点越低
B.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冻肉,由于温度低,所以没有内能
C.水烧开了壶嘴冒“白气”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刚洗过的碗上沾有水珠,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通过图甲现象可以判定水 (填“正在”或“没有”)沸腾。
(2)实验中,如果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时间过长,为了节省实验时间,请写出一个可行的办法 。
(3)水沸腾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杯中水的沸点是 ℃,此时气压 (填“高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强。
(4)水沸腾过程中要不断 热量,温度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
B.高压锅运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降低的原理
C.洗手盆的排水管用U形“反水弯”防臭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D.拦河大坝上窄下宽是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对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中,解释正确的是( )
A.用吸管吸饮料利用大气压强
B.船闸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C.口吹硬币跳跃木块,是因为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
D.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原理制造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托里拆利实验证明了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制成的
C.居室前后两面的窗户都打开时,“过堂风”会把居室侧面摆放的衣柜门吹开,说明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D.高原边防哨所战士必须用压力锅煮面条,说明海拔升高,大气压升高
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高压锅内水的沸点比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高,原因是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B.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觉凉爽是因为电风扇吹风可以降低室内的温度
C.我们看到的热锅上的“白气”,是锅内的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D.初冬,路面上出现的霜是凝固现象
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红用图甲的装置做了两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丁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a和b。
(1)小红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根据图丙表格中的数据,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
(2)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这时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和b图象说明两次实验中所用水的 不同。
(3)由图丁中的b图象可知,t1时刻水的内能 t2时刻水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下列关于厨房里物理现象的解释,说法错误的是( )
A. |
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磕,鸡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B. |
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具有惯性泼出去 |
C. |
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食物,是由于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
D. |
微波炉能加热食物,是利用了红外线具有较强的穿透性 |
(1)通过表1、2判断海拔五千多米处水的沸点可能是 。
A.75℃ B.83℃ C.92℃ D.100℃
表1:海拔与大气压的关系
海拔/km |
大气压/( ) |
0 |
1.01 |
2 |
0.80 |
4 |
0.62 |
6 |
0.47 |
表2:大气压与水的沸点的关系
大气压/( ) |
水的沸点/℃ |
1.01 |
100 |
0.71 |
90 |
0.44 |
80 |
0.36 |
75 |
(2)如图1所示,瓶口扎上橡皮膜,把一定质量的气体密封在玻璃瓶内,小明把此瓶从甲地带到海拔更高的乙地,发现橡皮膜向上凸出(如图2),瓶内气体在甲地的密度为 ρ 甲,在乙地的密度为 ρ 乙.根据公式 ρ= ,得 ρ 甲 ρ 乙(选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