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诸葛亮《出师表》)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1)先帝不以臣卑鄙 ( ) (2)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 )
(3)将军宜枉驾顾之 ( ) (4)由是先主遂诣亮 ( )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不求闻达于诸侯 | B.受任于败军之际 |
C.欲信大义于天下 | D.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
将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三顾濒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理解两段选文的内容,说说“天下计”、“老臣心”是指什么?
诸葛亮“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自己的神圣的职责。请你结合两段选文的内容,谈谈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不少于60字)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①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②,不可屈致③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④亮,凡⑤三往,乃见。因屏人⑥曰:“汉室倾颓⑦,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⑧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⑨,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注解:①【器】重视。②【就见】到诸葛亮那里去拜访。③【屈致】委屈(他),招(他上门)来。④【诣】去拜访。⑤【凡】总共。⑥【因屏人】就此叫旁边的人避开。⑦【倾颓】崩溃。⑧【信】现在写作“伸”。 ⑨【猖蹶】失败。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先帝不以臣卑鄙( ) 将军宜枉驾顾之( )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由是先主遂诣亮( )
甲文中带线句子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甲文中与乙文所叙的事情相关的句子是
(2分)
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阅读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回答后边的问题。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对联中“两表”指的是 ,“一对”指的是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乙)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白帝城)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指刘禅)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献出)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侍奉)之如父。”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选文(乙)具体说明了选文(甲)中的哪一句话(用原文回答)?并简要概括选文(乙)的内容。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①夙夜忧叹 ( ) ②庶竭驽钝 ( )
③属以后事 ( ) ④若嗣子可辅 (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读了这两段文字,联系你所了解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评价。
(只谈一点即可)(3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面题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选出下列句子或成语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将军宜枉驾顾之 | B.深入不毛/吹毛求疵 |
C.恐托付不效/东施效颦 | D.以咨诹善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从选文中概括回答。
从作者回忆 、 、 三件往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其 (此空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之情。
你从这几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
阅读《出师表》,完成下题。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④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 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
③庶竭驽钝 ( ) ④咨诹善道 (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选文②③段中,诸葛亮回顾了哪些重要的往事?
从选文来看,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三点即可)(3 分)
作者为“报先帝而忠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3 分)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约己爱民
翻译下列句子。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甲、乙两文体现了诸葛亮的哪些可贵品质?
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反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一条什么建议?这条建议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
阅读[甲][乙]文段,完成各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出师表》)
[乙]时先主(刘备)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日:“君与俱来。”庶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选自《隆中对》)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将军宜枉驾顾之 |
B.遂许先帝以驱驰高可二黍许 |
C.时先主屯新野 发闾左逋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
D.咨臣以当世之事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
下列句中的“以”与“先帝不以臣卑鄙”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咨臣以当世之事 | B.遂许先帝以驱驰 |
C.扶苏以数谏故 | D.以君为长者 |
下列句中各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臣本布衣(诸葛亮自称) ,遂许先帝以驱驰(刘备),孤不度德量力(刘备自称) ,君谓计将安出(诸葛亮)。 |
B.文中写刘备去拜访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又写到刘备对诸葛亮的一席话,这表明刘备是一个虽遭遇挫折但雄心勃勃,思贤若渴,急于求计的人。 |
C.甲、乙两段叙述了同一件事,但内容侧重点不同。大意是:甲文:诸葛亮自述经历, 乙文:刘备思贤若渴,三顾茅庐。 |
D.甲段自述身世,讲经历,以使陛下明白诸葛亮的重要,同时表达自己愿竭忠尽智来报先帝知遇之恩的决心。徐庶对刘备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表明了诸葛亮清高,谨慎,持重的性格特点。 |
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下面题目。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先帝不以臣卑鄙 ( ) (2)由是感激 ( )
(3)夙夜忧叹 ( ) (4)庶竭驽钝 (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诸葛亮始终以“报先帝,忠陛下”为职分,在心理上体现为: ;在行动上的体现为: ;在打算上认为北伐时机成熟的是: 。诸葛亮“出师”的战略目标是 。(用文中语句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9分,每小题3分)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诚不可与争锋诚:的确 |
B.利尽南海利:利益 |
C.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殷:兴旺富裕 |
D.将军既帝室之胄胄:后代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国险而民附长跪而谢之 |
B.此殆天所以资将军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C.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D.曹操比于袁绍受任于败军之际 |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草堂献策,一段千古佳话青史留名。本文是史书中极早记载诸葛亮的篇段,它为后人生发故事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
B.“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说明荆州在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是个天然的粮仓;而益州也是个险要的地方,它“沃野千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在经济上具有重要价值。 |
C.诸葛亮在对当时形势的洞察分析中,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而刘备的最终目标也是“信大义于天下”,即兴复汉室,他的主要敌人自然是北方的曹操集团。 |
D.为了达到“兴复汉室“这一目标,诸葛亮指出,夺取荆、益之后,应当一方面修明内政,跟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另一方面联合孙权,把曹操集团孤立起来,使它两面受敌,这样形势就会发生有利于我的变化。 |
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共12分)
盖昔者圣人之扶人极、忧后世而述六经也,犹之富家者之父祖,虑其产业库藏之积,其子孙者或至于遗忘散失,卒困穷而无以自全也,而记籍其家之所有以贻之,使之世守其产业库藏之积而享用焉,以免于困穷之患。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犹之产业库藏之实积,种种色色,具存于其家;其记籍者,特名状数目而已。而世之学者,不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而徒考索于影响之间,牵制于文义之末,硁硁然以为是六经矣;是犹富家之子孙,不务守视享用其产业库藏之实积,日遗忘散失,至于窭人丐夫,而犹嚣嚣然指其记籍。曰:“斯吾产业库藏之积也!”何以异于是?
呜呼!六经之学,其不明于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尚功利,崇邪说,是谓乱经;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侈淫辞,竞诡辩,饰奸心盗行,逐世垄断,而犹自以为通经,是谓贼经。若是者,是并其所谓记籍者而割裂弃毁之矣,宁复知所以为尊经也乎?
越城旧有稽山书院,在卧龙西岗,荒废久矣。郡守渭南南君大吉,既敷政于民,则慨然悼末学之支离,将进之以圣贤之道,于是使山阴令吴君瀛拓书院而一新之;又为尊经之阁于其后,曰: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阁成,请予一言,以谂多士。予既不获辞,则为记之若是。呜呼!世之学者,得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其亦庶乎知所以为尊经也矣。
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故:所以 |
B.犹之富家者之父祖犹:正如 |
C.斯吾产业库藏之积也斯:这 |
D.是谓侮经谓:告诉 |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若是者,是并其所谓记籍者而割裂弃毁之矣,宁复知所以为尊经也乎?
(2)予既不获辞,则为记之若是。
作者对如何看待经典典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个看法是什么?请结合你的理解谈谈如何继承经典典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共12分)
贞观十年,唐太宗谓侍臣曰:“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尚书左仆射④房玄龄对曰:“天地草昧②,群雄竞起,攻破乃降,战胜乃克。由此言之,草创为难。”魏征对曰:“帝王之起,必承衰乱,覆彼昏狡③,百姓乐推,四海归命,天授人与,乃不为难。然既得之后,志趣骄逸,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蔽,恒由此起。以斯而言,守成则难。”
太宗曰:“玄龄昔从我定天下,备尝艰苦,出万死而遇一生,所以见草创之难也。魏征与我安天下,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所以见守成之难也。今草创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者,当思与公等慎之。”
(选自《贞观政要·君道》)
【注释】①左仆射(ye):官名,相当于宰相。②草昧:蒙昧未开化的状况,这里譬喻乱世混沌。③昏狡:昏庸害民。昏,昏愦;狡,伤害。
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草创与守成孰难(哪个) |
B.恒由此起(常常) |
C.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休息) |
D.以斯而言(这) |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天地草昧,群雄竞起,攻破乃降,战胜乃克。
(2)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所以见守成之难也。
唐太宗在点评了房、魏二人的观点后,更赞同谁的观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下面问题。(共8分)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拔:____________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___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____________
(1)陟罚臧否
(2)裨补阙漏
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诸葛亮选用人才的两个标准是什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一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二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言。
.表,是古代向帝王___________的一种文体。
.请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诸葛亮的身世、志趣。
.表文的核心思想是向后主阐明什么道理?
.全文陈情恳切,感人至深,正如文天祥诗云:“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阅读《出师表》,完成下面的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答后主死而后已。
唐太宗论弓矢
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璃日:“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日‘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日:‘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④,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⑤,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②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③弓工:造弓的工匠。④邪:不正。⑤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1)朕少好弓矢 ▲ (2)皆非良材 ▲
(3)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 (4)数延见 ▲
.选出与“问以民间疾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 】(3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B.以塞忠谏之路也 |
C.皆以美于徐公 | D.咨臣以当世之事 |
.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3分)
《隆中对》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由是先主遂诣亮 ▲ (2)孤不度德量力 ▲
(3)欲信大义于天下 ▲ (4)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
.下列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凡三往,乃见(才) | B.贤能为之用(他,代孙权) |
C.皆以美于徐公(比) | D.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表示转折,却)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人物分析:在诸葛亮眼里,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文中找出原句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