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阅读古文《鲁人曹沫①》,完成下面各题。(14 分)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②。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③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④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⑤,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注释:①这里所选的是《史记》中《刺客列传》的第一部分。②好力:喜欢勇士。力,有力之士。③遂邑:今山东宁阳县。④柯:齐邑,今山东阳谷县阿城镇。⑤快:快意。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①乃献遂邑之地以(       )  ②桓公与庄公盟于坛上(       )
③曹沫三战所地(       )     ④齐桓公与鲁会于柯而盟(       )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如与之
A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 至之市
C 吾欲辱之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曹 沫 执 匕 首 劫 齐 桓 公
翻译句子。(4分)
①子将何欲?
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读了此文后,你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刺客有了怎样的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外文言文阅读
书谢御史
清  吴敏树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曵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注】九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筇(qiǒng):竹杖。屐:登山用的鞋。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莫敢            (2)命卒下奴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有宠奴常乘和车出卷石底出(《小石潭记》)
B.巡城遇市(《郑人买履》)
C.遂焚烧真无马耶(《马说》)
D.遍游江浙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翻译句子。
(1)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
(2)他事削其籍以归
这段文字主要记叙了什么事?表现谢御史的什么品格?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外文言文:
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无以益民,皆尸位素
。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日:“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选自《汉书朱云传》)
【注】①匡:辅助。②尸位素餐:居其位,食其禄,而不管事。③厉:激励,此处有“警戒”之意。④上:指汉成帝。⑤张禹:汉成帝的老师。⑥将:拿。⑦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⑧辑:整修。⑨旌:表彰。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于 是 左 将 军 辛 庆 忌 免 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文中加粗词语的含义。
(1)已:___________
(2)易:___________
概述朱云直谏杀张禹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庆忌是如何劝说汉成帝不杀朱云的?请用自己的话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①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注释】①鬻:卖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1)赴调,天长县  ______________   (2)拯命制者才贡数  ________________
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诉他?
B.(你)凭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还来告诉他?
C.(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
D.(你)凭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还来告他的状?

“割人牛舌者”其实就是谁? (用原文词语回答)
本文表现了包拯的品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徒,带山之县必驻,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①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徒,或为寇钞②。
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迁充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悖、藏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注】①宄(guǐ):坏人。②钞:掠夺。
对下面加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客谢之谢 :道歉
B.监试者异之 异:认为……奇特
C.窃为郡内忧之窃: 偷窃
D.以病去去:离职

下列句中的“以”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境过清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咨臣以当世之事 D.卷石底以出

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司马朗少年时即能从容应对质疑,初露才华。
B.司马朗执政不靠刑罚而靠宽厚仁慈,百姓照样不犯法,很有人格魅力。
C.司马朗为了让军士以他为榜样,故意在军队中过着简朴的生活。
D.当军队出现瘟疫时,司马朗能体恤下属,亲自为军士送医送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与赏析
张文诩,河东人也。父琚,开皇中为洹水令,以清正闻。有书数千卷,教训子侄,皆以明经自达。文诩博览文籍,特精《三礼》,其《周易》《诗》《书》及《春秋三传》,并皆通习。每好郑玄注解,以为通博,其诸儒异说,亦皆详究焉。
高祖引致天下名儒硕学之士,其房晖远、张仲让、孔笼之徒,并延之于博士之位。文诩时游太学,晖远等莫不推伏之,学内翕然,咸共宗仰。其门生多诣文诩,请质凝滞,文诩辄博引证据,辨说无穷,唯其所择。
治书侍御史皇甫诞一时朝彦①,恒执弟子之礼。适至南台②,遽饰所乘马,就学邀屈。文诩每牵马步进,意在不因人以自致也。右仆射苏威闻其名而召之,与语,大悦,劝令从官。文诩意不在仕,固辞焉。  
仁寿末,学废,文诩策杖而归,灌园为业。州郡频举,皆不应命。事母以孝闻。每以德化人,乡党颇移风俗。尝有人夜中窃刈其麦者,见而避之,盗因感悟,弃麦而谢。文诩慰谕之,自誓不言,固令持去。经数年,盗者向乡人说之,始为远近所悉。邻家筑墙,心有不直,文诩因毁旧堵以应之。文诩尝有腰疾,会医者自言善禁③,文诩令禁之,遂为刃所伤,至于顿伏床枕。医者叩头请罪,文诩遽遣之,因为其隐,谓妻子曰:“吾昨风眩,落坑所致。”其掩人之短,皆此类也。                 (节选自《隋书•张文诩传》)
[注]①朝彦:朝廷中有才学和德行的人。②南台:官署名。③禁:施禁咒语。                      
下列句中的“以”与“文诩因毁旧堵以应之”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醒能述以文者 B.得而腊之以为饵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固以怪之矣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文诩的父亲为人清正,家中藏书颇丰,喜欢读书并教育自己的子侄辈,使他们最终都因为明晓经书而通达。
B.张文诩博览文籍,隋文帝招揽天下名儒硕学之士时,房晖远、张仲让、孔笼等人都极力延请张文诩担任太学博士。
C.张文诩淡泊名利,志不在仕,州郡频频举荐他,他都没有赴命。
D.张文诩博学多闻,不慕名利,善解人意,处处为他人着想,并常常以自己的德行来感化教育别人,深受同乡爱戴。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以清正  闻:                 ②恒弟子之礼    执:         
辞焉    固:                 ④文诩遽之      遣:         
翻译句子。
(1)尝有人夜中窃刈其麦者,见而避之,盗因感悟,弃麦而谢。
(2)其掩人之短,皆此类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9—13题。  (15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900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发闾左適戍渔阳900人,屯大泽乡。
B.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C.等死,死国可乎?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解释划线词语。
適戍(    ) 天大雨(     )为天下(       )以为亡 (    )
联系上下文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
①“会天大雨,道不通。”译: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译:                            
按照提示用原文中的句子填写。
①文中交代陈胜起义直接原因的句子是:                         
②文中交代陈胜起义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③文中与“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相照应的句子是                                                          
从陈胜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和所提策略口号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品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②间,海外诗③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④,而人或谓之不韵。⑤
【注释】①棐(fě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②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③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④气索:气短。⑤不韵:不雅。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前后如此(     )    (2)世上人更不著我也(      )
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但是人们或许会说东坡的诗不雅。
B.而且有的人会说士大夫们不雅。
C.但是有的人会说士大夫们不雅。
D.而且人们或许会说东坡的诗不雅。

文中能印证欧阳修预言的一句是                 。(用原文回答)
选文一方面显示了苏东坡的磅礴才气,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欧阳修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张文诩,河东人也。父琚,开皇中为洹水令,以清正。有书数千卷,教训子侄,皆以明经自达。文诩博览文籍,特精《三礼》,其《周易》《诗》《书》及《春秋三传》,并皆通习。每好郑玄注解,以为通博,其诸儒异说,亦皆详究焉。
高祖引致天下名儒硕学之士,其房晖远、张仲让、孔笼之徒,并延之于博士之位。文诩时游太学,晖远等莫不推伏之,学内翕然,咸共宗仰。其门生多诣文诩,请质凝滞,文诩辄博引证据,辨说无穷,唯其所择。
治书侍御史皇甫诞一时朝彦,恒弟子之礼。适至南台,遽饰所乘马,就学邀屈。文诩每牵马步进,意在不因人以自致也。右仆射苏威闻其名而召之,与语,大悦,劝令从官。文诩意不在仕,辞焉。  
仁寿末,学废,文诩策杖而归,灌园为业。州郡频举,皆不应命。事母以孝闻。每以德化人,乡党颇移风俗。尝有人夜中窃刈其麦者,见而避之,盗因感悟,弃麦而谢。文诩慰谕之,自誓不言,固令持去。经数年,盗者向乡人说之,始为远近所悉。邻家筑墙,心有不直,文诩因毁旧堵以应之。文诩尝有腰疾,会医者自言善禁,文诩令禁之,遂为刃所伤,至于顿伏床枕。医者叩头请罪,文诩遽之,因为其隐,谓妻子曰:“吾昨风眩,落坑所致。”其掩人之短,皆此类也。 (节选自《隋书·张文诩传》)
[注]①朝彦:朝廷中有才学和德行的人。②南台:官署名。③禁:施禁咒语。  
.下列句中的“以”与“文诩因毁旧堵应之”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醒能述文者 B.得而腊之为饵
C.属予作文记之 D.固怪之矣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文诩的父亲为人清正,家中藏书颇丰,喜欢读书并教育自己的子侄辈,使他们最终都因为明晓经书而通达。
B.张文诩博览文籍,隋文帝招揽天下名儒硕学之士时,房晖远、张仲让、孔笼等人都极力延请张文诩担任太学博士。
C.张文诩淡泊名利,志不在仕,州郡频频举荐他,他都没有赴命。
D.张文诩博学多闻,不慕名利,善解人意,处处为他人着想,并常常以自己的德行来感化教育别人,深受同乡爱戴。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以清正闻  闻: ②恒弟子之礼 执: 
辞焉 固: ④文诩遽之  遣: 
.翻译句子。
(1)尝有人夜中窃刈其麦者,见而避之,盗因感悟,弃麦而谢。
(2)其掩人之短,皆此类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
柳开,字仲涂,大名人。开幼颖异,有胆勇。夜与家人立庭中,有盗入室,众恐不敢动,开裁①十三,亟②取剑逐之,盗逾垣出,开挥刃断二足指。徙全州。全西溪洞有粟氏,聚族五百 余人,常钞劫③民口粮畜,开为作衣带巾帽,选牙吏勇辩者得三辈④,使入,谕⑤之曰:"尔能归我,即有厚赏,给田为屋处之;不然,发兵深入,灭尔类矣。"粟氏惧,留二吏为质,率其酋四人与一吏偕来。开厚其犒赐,吏民争以鼓吹饮之⑥。居数日遣还,如期携老幼悉至。开即赋其居业,作《时鉴》一篇,刻石戒⑦之。遣其酋入朝,授本州上佐⑧。赐开钱三十万。    (选自《宋史》)
【注释】①裁:同"才"。②亟:立刻。③钞劫:抢劫。④辈:人。⑤谕:告诉,使之明白。⑥争以鼓吹饮之:意为热情欢迎款待他们。⑦戒:告诫。⑧上佐:官名。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选牙吏勇辩者得三辈

A.选/牙吏勇辩者得三辈 B.选牙吏/勇辩者得三辈
C.选牙吏勇辩者/得三辈 D.选牙吏勇辩者得/三辈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逾(          )     (2)如(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粟氏惧,留二吏为质,率其酋四人与一吏偕来。
为了让全西溪洞粟氏遵纪守法,柳开采取了怎样的策略?
文中写少年柳开时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少年柳开怎样的形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习题。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选自《厚德录》)
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其 子 丐 于 途    (2)知 其 能 自 新 
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斥之  (     )      ②富人病死   (       )
③孝基之 (     )      ④不复有态    (       )
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遂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A.意将隧入攻其后也 B.其境过清
C.今诚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D.我日始出时去人近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久之,其子丐于途。
(2)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  
读了本文后,你有何启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董永,少偏孤①,与父居,肆力田亩②,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③。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永曰:“蒙君之惠④,父丧收藏⑤,永虽小人⑥,必欲服勤⑦致力,以报厚德。”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主曰:“必尔⑧者,但令君妇为我织缣⑨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
注释:①偏孤:年幼时死了母亲。②肆力田亩:(父子)一起尽力种地。③供其奴职:再去做主人的奴仆。④蒙君之惠:蒙受您的恩惠。⑤收藏:收养。⑥小人:贫穷无知的人。⑦服勤:勤劳服侍。⑧尔:这样,如此。⑨缣:细绢。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凌空而(          ) (2)钱一万(          )
(3)知贤(          )   (4)天织女(          )
凭助注释翻译下面句子。
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
                                                                      
                                                                        
读了这则神话故事,你得到什么启迪?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语段。(共10分)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也?”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去私》)
解释加线词的意思。
(1) 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   )      (2)悉以之(      )
(3)其谁可之(     )              (4)国人称焉(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甲乙两文都说到“用人”的问题,但两文各有不同。甲文是诸葛亮出师前给后主刘禅所提出的建议,其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祁黄羊举荐贤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回答)
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
【注释】①长:执掌。②赞:帮助,辅佐。③起居注:官职名。④广信:地名。⑤廉:察考。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舍人∕耿忠使广信还 B.舍人耿忠∕使广信还
C.舍人耿忠使∕广信还 D.舍人耿忠使广∕信还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延(        )  (2)书(        )
翻译下列句子。
陈友谅屡胁之,不应。
熊鼎辞官和劝谏的理由中,分别突出的是哪一个字,请写在下面。
联系选文,说说熊鼎是个怎样的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
【注释】①长:执掌。②赞:帮助,辅佐。③起居注:官职名。④广信:地名。⑤廉:察考。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舍人∕耿忠使广信还 B.舍人耿忠∕使广信还
C.舍人耿忠使∕广信还 D.舍人耿忠使广∕信还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延(        )  (2)书(        )
翻译下列句子。
陈友谅屡胁之,不应。
熊鼎辞官和劝谏的理由中,分别突出的是哪一个字,请写在下面。
联系选文,说说熊鼎是个怎样的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名著人物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