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下列句子与例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在遥远的大海上,那里海水蔚蓝得像最美丽的矢车菊,清澈得像最纯洁的水晶。(安徒生《海的女儿》)

A.一丝苍白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牡丹,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张抗抗散文》)

B.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C.阿拉尔海上的岛屿,就像平底锅里的煎饼一样,平平地排在水面上,岛屿的边岸低得几乎看不见了,岛上什么生物也没有。(拉夫列尼约夫《第四十一》)             

D.“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对乡下人不代表诗情画意,却孕育着梦想和希望。(《柯灵散文》)

来源:2019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四)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①1997年的夏天,我们一行清早从武威城出发,驱车走在312国道上。黑亮的柏油路像箭杆一样伸向天际,经过一个个绿洲,跨过黑水河,穿过几处丹崖地貌,在黄昏时,我们来到嘉峪关前。关城就耸立在莽原上,南、中、北三座城楼相守相望,如三位雄赳赳的武士。关城南北绵延着土垒的长城,就如两只长长的胳膊,分别伸展到南山和北山之上,与山峦浑然一体。南山是祁连山,山顶还有终年不化的白雪,北山为黑山。南、北两座高山之间,便是狭长的平川,被嘉峪关及两翼的长城紧紧地锁住。

②只有面对如此场景,才能深刻体会到“边陲锁钥”之意。我抬头看到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城楼上,“天下第一雄关”的匾额灼灼生辉。陆游的一句诗“城上斜阳画角哀”,蓦地浮现在脑际。

③赶在闭关前,我们登上了城楼,因此只能走马观花。游人已基本散尽,只有我们几个人徜徉在城楼上,登高远眺,一种静默悠远的历史感扑面而来。往东看,数千年古道从长安一路向西,延伸到“光化门”。向西远眺,是空阔无边的戈壁滩、盐碱地。遥想嘉峪关建成近六百年来,多少从江南、从中原、从关中一个个城池或村庄走出的商人、武将、兵士,他们骑着马或者骆驼,一旦出了关城西边的“柔远门”,应该怀着一种凄凉而夹杂憧憬的复杂情感。向西,向西,再向西,在那片蛮荒的土地上,承载他们建功立业、升官发财的人生梦想,也有着不可知的危险如看起来温柔的沙丘,总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等着他们……他们的身后,是中土的繁华和故乡亲人的牵挂。

④我对嘉峪关有种亲近感的一个原因是:“天下第一雄关”匾额是我的湖湘先贤左宗棠所题写。

⑤同治年间,中亚的阿古柏趁着清帝国连遭太平天国、捻军以及陕甘民变等内部动乱,出兵侵占新疆,建立了哲德沙尔汗国,天山南北落入外人之手。清帝国的西北边防线,再一次退守到嘉峪关前。光绪二年(1876年)三月,左宗棠从兰州移驻肃州(即酒泉),制定“缓进速战”、“先北后南”的作战方针,很快平定南疆,但北疆的伊犁仍然由沙俄窃取,且无归还之意。

⑥光绪五年,左宗棠还驻扎在肃州大营里,他已经是68岁的老人了。来日无多的他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慷慨而言:“壮士长歌,不复以出塞为苦也,老怀益壮。”决定亲率大军西进,用武力迫使沙俄交出伊犁。为了显示不要回伊犁决不回到关内的决心,左宗棠让士兵抬着他的棺材从肃州大营出发,经过嘉峪关,运到哈密。在左宗棠的军事压力和曾纪泽的外交努力下,沙俄不得不归还了伊犁。

⑦暮色即将笼罩荒野,我们匆匆地出城,离去。回望那巍峨的城楼,我不由得有些自豪地记起左宗棠收复新疆后一位幕僚写的诗:“上相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⑧因为左宗棠收复新疆,嘉峪关没有成为边关,而只是内地一座城池,今天它仍然是处在内地的一个名胜地。而且,我们已告别了冷兵器时代,像嘉峪关这样险要的关隘,不再有当年的军事价值。

⑨当历史的硝烟散去,所有的征战与杀伐深藏在发黄的典籍里,嘉峪关只是一道位于内地的著名景观,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正如西门“柔远”所寓意那样:以柔怀远,用文明去感化人,如此才有长久的和平。

⑩但愿永远,嘉峪关只是一道安静的景观。

(选自十年砍柴《但愿嘉峪关永远只是一道安静的景观》,有删改)

(1)选段①中“关城就耸立在莽原上,南、中、北三座城楼相守相望,如三位雄赳赳的武士”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2)请从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两方面说说你对选段②中“我抬头看到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城楼上,‘天下第一雄关’的匾额灼灼生辉”中“灼灼生辉”的理解。

(3)选段⑨中说“嘉峪关只是一道位于内地的著名景观,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你怎么理解?

(4)下面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A.“赶在闭关前,我们登上了城楼,因此只能走马观花”中,“只能”一词表现出作者不能细细观赏嘉峪关的遗憾之情。

B.“应该怀着一种凄凉而夹杂憧憬的复杂情感”中,“应该”一词表明这是作者对当时人们复杂情感的推测,也是作者此时登上城楼的感受。

C.“一种静默悠远的历史感扑面而来”“我对嘉峪关有种亲近感”,这都是嘉峪关带给作者的感受。

D.“但北疆的伊犁仍然由沙俄窃取,且无归还之意”中的“窃取”本指偷取,以不正当手段取得,由此可体会到作者对沙俄侵占北疆的伊犁的愤懑之情。

E.选文⑤⑥段采用倒叙,内容上记叙了左宗棠收复新疆,嘉峪关没有成为边关的历史故事,丰富了文章内容;结构上为下文点明、升华中心作铺垫。

来源: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2-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足下事皆成”中的“足下”是对对方的尊称,类似的还有“阁下”“兄台”等,而称自己时般用谦称,如“鄙人”“在下”等。             

C.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因》为主题,旨在倡导人们尊重并融入自然,追求美好生活。﹣﹣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是恰当的。             

D.今日发展中的中国经济,不再是一条平静的内河,而是与全球经济交融激荡的世界洋流,深度融入世界经济链。﹣﹣这句话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密切关系。

来源:2019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盼钯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拟人)

B.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比喻)

C.问君能有儿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设问)

D.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对偶、排比)

来源:2016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壶口瀑布”“大雁归来”“安塞腰鼓”“驿路梨花”四个短语的类型相同。

B.“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C.莫泊桑,英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D.明清科举考试制度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乡试中举,第一名称亚元,第二至十名称解元。

来源:2020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3-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你所在的春华中学初二年级开展“新闻采访与写作”综合性学习活动,以“呼和浩特市地铁1号线建设”为报道题材。请你参加。

活动一:初拟采访提纲

下面是小组初拟的采访提纲请你为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内容并指出采访提纲存在的一处不足。

采访提纲

时间、地点

2019年5月8日上午9点,成吉思汗街地铁站

采访对象

1.地铁1号线总设计师2.施工人员3后勤保障部门负责人

采访目的

多侧面了解地铁1号线建设情况感受首府交通发展

采访方式

  

采访器材

纸笔、照相机、录音笔等

采访问题(依据采访对象顺序各拟了一个主问题)

1.请问我市地铁建设采用了哪些新技术?

2.您认为地铁1号线站点布局合理吗?

3.请谈一谈后勤保障工作的重点和相应措施是什么?

活动二:选定新闻体裁

       采访结束后,两位同学分享了采访内容。第一位同学关注地铁1号线从设计到即将运行的全过程及社会意义。第二位同学被现场施工人员精湛的焊接技术吸引,要对这一场面进行报道。请你分析两位同学的新闻素材与表现角度,分别给他们提出选用新闻体裁的建议,

活动三:交流实践体验

       初二年级将召开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总结会并向参加活动的同学征集会标内容。

要求:(1)运用对偶修辞方法;

           (2)不超过30个字。

来源: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2-0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

B.现在的他身材增加了一倍,眼睛也变得像他的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C.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D.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来源:2019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汉语知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青岩古镇入选‘中国古镇’特种邮票。”句中“入选”和“邮票”依次是动词、名词。

B.“贵州人文精神”“百鸟朝凤”“粽香浓郁”依次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

C.“2016年5月25至29日,‘数博会’在贵阳举办。”句中“在贵阳”是状语。

D.“盲人女教师刘芳就像一朵开在大山深处的百合花。”这句话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来源:2016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书画作品《松鹤延年》,回答问题。

(1)请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图画画面的内容。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对联“东海白鹤千秋寿,南岭青松万古春”。

来源:2019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 (唐代)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标题中“送别”二字怎么理解?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句运用了  修辞手法,展现了一幅  的景象。

来源:2017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市某中学准备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根据下列相关要求回答问题。

学校拟开设"榜样的力量"名人专栏。请你根据下列材料,为入选专栏的袁隆平写一段推荐词。要求:突出袁隆平的事迹和品质,语言简洁有感染力,运用第三人称,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

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他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杂交水稻研究中。他带领研究团队用一千多个品种,进行了成千上万组杂交组合试验,终于攻克了杂交水稻这道世界难题。他不仅让中国人吃上了饱饭,同时,也帮助世界上很多贫困国家的人民吃上了饱饭。他把价值连城的珍贵稻种,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全人类,他做出了世界级的贡献,享有世界级的声誉,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衣着朴素,吃饭一个荤菜、一个青菜就很满足,但他工作非常严谨,事必躬亲,把80%以上的时间都花在了农田里。即使在90岁高龄,他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农田里看看。直到逝世前几个月,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袁隆平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来源:2021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马莲花像一朵朵湛蓝色的小喇叭,对着都市的天空唱着动听的歌,”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             

B.“微波细浪”是并列短语,“聆听风声”是主谓短语。

C.“我喜爱的作家有很多,如:莫言、王小波、莎士比亚、毕淑敏……等,这些作家的作品开启了我的心门,丰厚了我的人生。”这句话标点使用正确。             

D.“艺术节上,孩子们最喜爱的节目是女教师们展示的模特秀《古韵旗袍》。”句子主干是:孩子们喜爱教师。

来源:2021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7-3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①_____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②_____

(刘成章《安塞腰鼓》)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束缚   

②羁绊   

(2 )在语段横线处应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①逗号

②句号

B.①破折号

②问号

C.①省略号

②省略号

D.①顿号

②叹号

(3)下列句子与语段没有相同修辞的一项是   

A.街衢睡了而路灯醒着,泥土睡了而树根醒着,鸟雀睡了而翅膀醒着。(洛夫《雪落无声》)

B.懂得和树交谈,听树呢喃的人,就了解真理。(赫•黑塞《热爱自然的声音》)

C.如果我有一根钓竿,我就钓那些花,我就钓那些水中的云影,我就钓那些失去了的闲情。(张晓风《一钵金》)

D.是的,在人群中寻觅诗意,其实是一种对真诚的渴望,渴望真诚的友情,渴望爱和被爱,渴望真诚的呼唤能得到真诚的回报。(赵丽宏《诗意》)

来源:2020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3-3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诗经》包括:"风",地方乐调,《风》诗是民间歌谣,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雅",周王朝所在地的乐调,雅诗是宫廷诗歌;"颂",祭祀时用的歌舞曲,《颂》诗是庙堂祭祀诗歌。《雅》诗和《颂》诗大多数反映统治阶级的生活。国风和部分小雅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最有价值,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国风"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来源:2018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野的馈赠

◆洪烛

①中国人食笋的历史久远。“其蔌维何,维笋及蒲。”早在《诗经》时代,竹笋就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食品。晋朝戴凯所著的《竹谱》一书中,曾介绍过70多个竹子品种及不同竹笋的风味。宋代德清僧人赞宁在所著的《笋谱》中,也记有80多个竹笋品种。

②有人说,竹笋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雅食,很符合文人雅士的心情与口味。松、竹、梅被称作岁寒三友,竹子自然成为高雅的象征。

③历来文人墨客多有歌咏。苏东坡有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  。”诗圣杜甫曾写过“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江鱼入馔来”的诗句,道出他对竹笋风味的喜爱。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在江西品尝过“猫头笋”,念念不忘珍品美味,写下了“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狸”的有名诗句。清代画家郑板桥对家乡的竹笋也是念念不忘:“江南竹笋赶鲋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④有经验的厨师,连煲笋之汤都舍不得倒掉,每做别的菜,就要兑一点进去,相当于味精了:“食者但知他物之鲜,而不知有所以鲜之者在也。”笋之调味,快达到魔法的境地了。连残汤剩汁都能画龙点睛,把一道新菜全“盘活”了。至于这种奇妙的笋汤(又叫笋油)的提炼办法,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详细记载:“笋十斤,蒸一日一夜,穿通其节,铺板上,如做豆腐法,上加一枚压而榨之,使汁水流出,加炒盐一两,便是笋油。其笋晒干,仍可作脯。”

⑤林洪的《山家清供》,给鲜笋起了个外号,叫“傍林鲜”:“夏初竹笋盛时,扫叶就竹边煨熟,其味甚鲜,名傍林鲜。”根据他的讲授,鲜笋最好现摘现吃,一分钟都别耽误,就在竹林边,用芳香的竹叶为燃料,当场煨烤,可见环境或氛围也能激活新笋那天然的鲜美。这绝对是最正宗的“绿色食品”了,不仅就餐环境是一片绿林,烹饪方法也是返璞归真的。不知竹林七贤之类古老的隐士,是否就地取材,使用过这种“叫化鸡”式的吃法?想来只有超凡脱俗的人,譬如隐于山林者,才能体会到竹笋至真的味道。而所谓的“真味”,就是于平淡中见神奇,有一颗淡泊的心,才能遭遇这种潜伏的神奇。

⑥春天的雨一下,就是春笋旺盛的生长期了。“好竹连山觉笋香”,春笋尝鲜的好时节就在眼前了。

(1)作为一种美食,你认为竹笋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请用一个字高度概括。

(2)为什么说竹笋又是一种雅食?

(3)请根据诗词对偶和押韵的特点,在第③自然段的方框内填充一个恰当的字。

(4)所谓的“真味”,就是于平淡中见神奇。正如隐者食笋一样,淡泊者都能在平素的衣食住行中,遭遇这种潜伏的神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再举一例这样的生活现象。

(5)积累链接:请默写出苏轼承天寺夜游时,于庭下所见美景。

来源:2017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1-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