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在《社戏》结尾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作家琦君在异乡面对自己酿就的春酒,也发出感慨:究竟不是地道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正真的家醅呢?
时光流逝,事实变迁,让我们的生活里有太多的“再也没有”。“再也没有”也许是一份不再拥有的遗憾,也许更是一种成长中的美好。“再也没有”里,有对往事的追念,有对现实的感怀,有对未来的期盼……
请以“再也没有”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问题。
蓝 丁立梅
①她报出她的姓时,我们都讶异极了。 蓝,蓝色的蓝。那会儿,我们正站在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湖中,如一大块蓝玉。她的名字,应和了眼前的景色。
②我们一行人游西藏,她是半道上加进来的。之前,她一个人已游完拉萨,还在一家医院里,做了一天的义工。五十多岁的人,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明丽得很。小导游喊同团稍上年纪的女人阿姨,却叫她蓝蓝姐。
③我们都羡慕她的明媚和精气神。几天的西藏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每一个人,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她却饱满得枝叶葱茏。“你真不简单”, 我们由衷地夸赞。她听了,哈哈大笑,开心极了。
④她爱笑,热情,说话幽默。一团的人,分别来自不同地方,彼此间有戒备, 一路上都是各走各的,少有言语。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 众人受她感染,都变得活泼起来亲切起来,有说有笑的。原来,都不是冷漠的人哪。
⑤很快的,她跟全团的人混熟了。这个头疼,她给止疼药。那个腹泻,她给止泻药。有人削水果,不小心被刀划破了手, 她伸手到口袋里一掏,就掏出几块创口贴来。仿佛她会变魔术。大家对她敬佩和感激得不得了,她却轻描淡写地说,这没什么,我只不过多备了点常用药。
⑥西藏地广路遥,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往往相距几百公里。天未亮,我们就摸黑上路,所有人都睡眼惺忪,根本来不及收拾自己,只把自己囫囵塞进车子了事。她却披挂完整,眼影,眉线,口红,样样不缺,妆容精致。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心里生出无限的感喟与感动来。
⑦知道她的故事,是在纳木措。面对变幻无穷风光诡异的圣湖,她孩子一样地欢呼奔跑,然后,双膝突然跪下,泪流满面。我们都吓一跳,正愣怔着不知怎么办才好时,听到她喃喃地说,感谢上帝,我来了。
⑧原来,她身患绝症已两年。医生宣判的那会儿,她只感到天崩地塌。她在意过很多,得失名利,都曾是她的主题曲。她玩命地去争,甚至因此忽略了家庭。当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短短三个月时,曾经双手紧握着的那一些,都成浮云了,她只要自己能活。
⑨ 她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养花种草, 出门旅游,还常常去做义工,生命变得充盈起来。每天清晨睁开眼,看到窗外第一缕阳光,她的心里都会腾起一阵欢喜:感谢上帝,我又拥有一天!她把每一天,都当作是崭新的,是重生。所以,心中时时充满感激。她活过了医生断定的三个月, 活过了一年,活过两年,还将活下去。
⑩生命本是如此珍贵,理当爱惜。我们不再说话,一起看湖。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那是湖的蓝,天的蓝,广阔无垠。(选自《扬子晚报》2013年3月18日,略有改动)
第⑥节中“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看”到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重点描写这一细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第⑦节中“我们都吓一跳”,联系上文,说一说我们为什么会“吓了一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请你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赏析以下两句话。
①几天的西藏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每一个人,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 的,她却饱满得枝叶葱茏。(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②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从修辞手段的角度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文章开头写“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结尾处又写到了“湖的蓝,天的蓝”,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让人,乃众妙之门
①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③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当今著名词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
④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被世人遗忘。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叉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
⑤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
⑥让人,乃众妙之门。生活中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不信,你试试!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选文第②段中加点的“这种美德”具体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祖国山川胜迹令人叹为观止,请联系《与朱元思书》内容,补全以下对联,赞美一下我国的山水之美。
上联:桂林江水清绿静,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参加“读好书,好读书”活动,某同学搜集了以下材料,请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第九次(2011年)和第十次(2012年)全民阅读调查数据比照。
年份 类 |
纸质图书 (本/年均) |
报纸 (份/年均) |
期刊 (份/年均) |
阅读电子书 (本/年均) |
第九次(2011) |
4.35 |
100.70 |
6.67 |
1.42 |
第十次(2012) |
4.39 |
77.20 |
6.56 |
2.35 |
【材料二】第十次全民阅读调查显示,在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国民中,有40.1%的人表示能够接受付费下载阅读,同比下降1.7%。其中,手机阅读群体中45.8%能够接受付费阅读,而有54.2%的人只看免费手机读物。手机阅读人群在2012年全年人均花费在手机阅读上的费用为23.31元,较2011年的20.75元增长了2.56元。
【材料三】经典作品是经过一代一代人阅读考验,是大浪淘沙的,阅读应从读经典开始。——莫言
碎片化阅读会使人对信息的摄取变得肤浅、平面、简单的量化,并缺少深度,缺少思考。尤其建议年轻人,一定要坚持认真阅读、经典阅读。——王蒙
经典阅读是一个沉静与沉思的过程,在这种沉静沉思中,我们不仅使书中文字活起来,充实我们,还使它因我们的理解得到延展与增值。——汪涌豪
根据【材料一】表格中的数据,写出两次全民阅读调查的比照结果。
根据以上三个材料,下列对图书市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字化阅读已超过纸质阅读,成为人们新的阅读方式,占据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
B.包括手机阅读在内的数字化阅读将成为图书市场新的盈利模式和经济增长空间。 |
C.半数多的人不愿意在数字化阅读中付费,移动阅读市场也面临着较为尴尬的境地。 |
D.有识之士对经典阅读的呼吁,也是对出版社的提醒,应该关注经典,出版好书。 |
根据【材料三】,为响应知名人士对经典阅读的呼吁,大家就教材“名著导读”中的图书进行“经典阅读”推荐,请你在《傅雷家书》和《格列佛游记》中任选一本,写一段推荐语(要点:作者、主要内容概括、推荐理由)。
辨别下列复句类型分析错误的一句( )
A.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茴香豆。(假设复句) |
B.他瘦得教人担心,但是精神很好。(转折复句) |
C.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选择复句) |
D.我国幅员辽阔,特产丰富。(并列复句) |
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我读经典名著”的读书交流活动,请你扮演不同的角色参加下面的活动。
【拟写开场白】
语文课代表,才女张乐同学首先说了几句文采飞扬的开场白:
(2分)
【拟写推荐词】
班上开展“读百部好书”活动。下面是李丽同学为赵丽宏《读书是永远的》写的推荐词,请选择你喜欢的任一作品,仿写一段推荐词。
推荐词:在《读书是永远的》这本随笔中,你看不见张狂和媚俗,却能感受到流淌于作者心中的许许多多的向往和忧伤,高贵的、典雅的、精致的、独树一帜的感觉,被亲切而忧伤的传达出来。
作品: (1分)
推荐词:
(2分)
【阅读下列材料,做一些思考】
阅读下列材料,做一些思考。
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为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材料二:随着音响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分摄入,导致了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心理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1)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2分)?
(2)简要归纳你对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4分)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答。(共4分,每小题2分)
经过一夜的航行,4月29日上午8点半,“椰香公主”号邮轮带着首批游客驶至西沙群岛。海天湛蓝,珊瑚相间,像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从1992年海南谋划开放西沙至今,历经21年,西沙终于向普通中国大陆游客揭开了神秘面纱。登岛后,不少游客纷纷拉起五星红旗拍照留念,宣誓主权。五星红旗被插到了全福岛上。
文段中画“ ”线的句子有语病,请选用恰当的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
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① 。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② 。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A.①像白缎上印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②像千百条闪耀的银练 |
B.①像白缎上印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②像千百条闪烁的银练 |
C.①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②像千百条闪耀的银练 |
D.①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②像千百条闪烁的银练 |
根据文段内容,对下面两个画线句子的修改都正确的一项是
1954年,巴西足球队在世界杯上意外地输给法国队,与冠军失之交臂。足球是巴西的国魂,意外的输球使球员们分外沮丧、懊悔,①他们准备承受。可是,当飞机降落时,眼前却是另一种景象——总统和两万名球迷默默地站在机场,人群中打着一条醒目的横幅:“这也会过去!” 球员们顿时泪流满面。4年后,②巴西队耿耿于怀,一路过关斩将,终于赢得了世界冠军。在宏大而激动人心的欢迎场面上,人群中依然打着那条格外醒目的横幅:“这也会过去!”
A.①句应在“承受”之后加上“球迷的指责、辱骂” ②句应将“耿耿于怀”改为“不负众望” |
B.①句应在“承受”之前加上“好了”②句应将“耿耿于怀”改为“不孚众望” |
C.①句应在“承受”之后加上“球迷的指责、辱骂” ②句应将“耿耿于怀”改为“不孚众望” |
D.①句应在“承受”之前加上“好了”②句应将“耿耿于怀”改为“不负众望” |
李纲是宋代著名的一代抗金名将,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在福州西湖建立了李纲祠。祠堂中有幅对联,其上联是:进退一身关社稷。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
A.爱国忠君真气节 | B.英灵千古镇湖山 |
C.千年豪气印湖光 | D.一代功名高宋室 |
阅读下面语段,提取有关“骆驼”的两个关键词语。
有人说骆驼是不睡觉的,一辈子没闭上过眼睛。正因为它不睡觉,所以看到的世界比需要睡觉的动物多得多。骆驼和狗、马、牛等动物一样是通人性的,它们熟知人的生活,更懂得人的行为。有的牧民外出放牧时生病或遇到生命危险、骆驼会奔跑回家,对着他家里人痛苦地嘶鸣,家里人从它们的叫声中便知道外出放牧的人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