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a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b图为“人口发展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依据四个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可推知
A.甲国经济发展水平高 | B.丙国劳动力资源最丰富 |
C.乙国劳动力短缺严重 | D.丁国生态环境压力最小 |
关于四国所处人口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处于第一阶段 | B.丙国处于第四阶段 |
C.乙国处于第三阶段 | D.丁国处于第二阶段 |
农业依然是2015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之一。读下表是“我国北方某地区的相关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
森林覆盖率 (%) |
耕地面积 (km2) |
年降水量 (mm) |
气温年较差 (℃) |
河流含沙量 (%) |
粮食亩产 (kg) |
1992年 |
23 |
333 |
520 |
38 |
10 |
305 |
2012年 |
15 |
448 |
500 |
40 |
22 |
235 |
导致该地区20年间粮食亩产量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积温增加 | B.生态破坏,病虫害影响大 |
C.气候异常,出现干旱灾害 | D.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 |
促进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措施是
A.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 B.适当减少农业用地,做好水土保持 |
C.将矿产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 D.积极治理风沙危害,发展绿洲农业 |
下图为尼罗河河床纵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白尼罗河比青尼罗河的水位季节变化小,据图可知原因为
A.地势起伏较大 | B.降水变率大 |
C.湖泊调节明显 | D.植被覆盖广 |
据图可知,尼罗河沿途
A.上游地区多断层地貌 | B.中游地区多褶皱地貌 |
C.下游冲积层形成较晚 | D.中上游地区多火山喷发 |
阿斯旺大坝对下游地区的影响有
A.降低枯水期水流速度 | B.加大枯水期河床侧蚀 |
C.库区的泥沙淤积严重 | D.促进了陆地水内循环 |
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反映华北地区河流年径流量变化特征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乙图所示地区河流7月径流量骤减的主要原因是
A.冷锋的增强 | B.反气旋的增强 |
C.亚洲高压的增强 | D.准静止锋的影响 |
下图为某地理要素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现象中符合该曲线变化特点的是
A.冷锋过境前后的气温变化 |
B.寒潮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 |
C.夏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
D.一月份地球公转速度变化 |
若y轴表示某国城市人口比重,则
A.①阶段城市等级体系已形成 | B.②阶段城市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
C.③阶段大城市中心人口激增 | D.②阶段工业化速度加快 |
下图中,左图表示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相互关系,右图为我国内陆某地自然景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左图中若a处形成化石,b处形成右图所示地理景观,则
A.甲表示大气圈,乙表示生物圈 | B.乙表示生物圈,丙表示大气圈 |
C.甲表示大气圈,乙表示岩石圈 | D.乙表示岩石圈,丙表示生物圈 |
右图景观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有
①气候大陆性强,干旱、降水少 ②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
③风力侵蚀显著,流水侵蚀微弱 ④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读下面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 > b,回答下面下列各题。
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①P为山坡上的洼地 ②Q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P为山坡上的小丘 ④Q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若b海拔高度为200米,a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则P、Q处的海拔高度为
①200米<P<300米 ②300米<P<400米 ③100米<Q<200米 ④200米<Q<300米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下列有关我国地理分界线说法错误的是
A.黑龙江省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布界线 |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
C.畜牧业一般分布在年降水400-800毫米区域 |
D.秦岭—淮河一线与年降水800毫米基本相当 |
图中箭头表示洋流及流向。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若其表示为北半球洋流且所属的大洋环流呈顺时针,则该洋流
A.为加利福尼亚寒流 | B.沿岸的气候南北延伸呈带状分布 |
C.为北大西洋暖流 | D.沿岸地区季风或季风性湿润气候典型 |
若该洋流位于索马里半岛东侧近海,则该洋流
A.受离岸风影响 | B.属于暖流 |
C.增温增湿 | D.四季常在 |
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为“立夏”。人们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的一个重要节气。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节气中,与2014年立夏(5月5日)时上海的昼长最接近的是
A.立春(2月4日前后) | B.处暑(8月23日前后) |
C.大暑(7月23日前后) | D.立秋(8月8日前后) |
在“立夏”前后,我国最可能出现“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景观的是
A.南岭以南地区 | B.西北地区 |
C.东北地区 | D.华北地区 |
读我国江淮地区降水量(实线)与蒸发量(虚线)的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下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时段内,该地区常受
A.极地大陆气团控制 | B.赤道气团控制 |
C.准静止锋影响 | D.亚洲低压控制 |
乙时段内,该地区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小麦播种 | B.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
C.伏旱 | D.白昼时间渐长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山脉属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 | B.荒漠化 |
C.盐碱化 | D.沙尘暴 |
河流在乙处附近流量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降水量减少 | B.农业灌溉用水过多 |
C.植被较少 | D.蒸发量增大 |
积雪深度指积雪的表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因素中与积雪深度呈正相关的是
①降雪量 ②气温 ③纬度 ④风速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③ |
下列地区最不适宜建设滑雪场的是
A.阿尔卑斯山脉北麓 | B.日本西海岸山区 |
C.大高加索山北麓 | D.喜马拉雅山脉南麓 |
我国东北地区季节性积雪融化,形成对河流径流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A.3-5月 | B.7-8月 |
C.10-11月 | D.12-1月 |
有关①、②两地所在国家的正确叙述是
A.两国最大的城市均是本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
B.两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
C.①地所在国家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
D.②地所在国家大豆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立竿成影法测正午太阳高度,发现该地一年中两次出现立竿无影的现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若其中一次立竿无影的现象出现在6月6日,则另一次的时间大致为
A.5月8日 | B.7月8 日 |
C.8月8日 | D.9月8 日 |
若该兴趣小组在夏至日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86.5°(黄赤交角取23.5°),则一年中该兴趣小组测得同样正午太阳高度的天数为
A.一天 | B.两天 | C.三天 | D.四天 |
下列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于北京 | B.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为46°52 |
C.年太阳高度辐射总量最丰富 | D.气温年较差小于呼和浩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