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洞庭湖变迁图”,完成下列问题。
湿地常被人们称为“地球之________”、“生命的________”、“鸟类的________”。
产生由甲到乙变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淤积十分严重,人为原因是大规模的________。
读图,分析回答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1)①地区草地退化严重,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该地区淹没在沙漠中的古代文明遗址有____________。
(2)①—②地区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比较严重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④⑤三个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⑤地区也是我国酸雨影响严重的地区,酸雨对土壤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为该地区酸雨的防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三地纬度差别不太大,吐鲁番纬度略高,但气温却高于其他两地,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由图中信息不难判断,制约我国西北农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____条件,该地伏最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
(3)读商都县西井子土地荒漠化状况图(二)回答20世纪六七十年代荒漠化的发展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十年代后期与六七十年代相比,这些受荒漠化危害的农田面积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由这种变化使我们获得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11一13题。
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
B.地下水含盐量高,植物不能生存 |
C.风力侵蚀强烈,形成风蚀洼地 |
D.农牧业活动较多,地表植被破坏 |
在乙地区,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迹象的是
A.地表反射率下降 |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
C.土壤盐碱度升高 |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
荒漠化的治理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治沙战略应
A.以工程措施为核心 | B.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
C.以生物工程为核心 | D.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 |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0年8月19日,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保护区正式成立。2005年5月13日联合国在《湿地公约》亚洲区域会议上,正式批准三江源国家保护区的鄂陵湖、扎陵湖湿地为国际重要湿地,这标志着三江源保护区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高原湿地之一。
(1)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是指图中的(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鄂陵湖、扎陵湖湿地的最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长江源头流量减少,有些支流出现干涸现象,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解放以来,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河北怀来沙漠离北京天安门已不足70千米。我国形成的沙漠化土地有85%是滥垦、滥牧和滥伐森林的结果;10%是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建设破坏林草造成的;5%是沙丘入侵农田和草场所致。据此完成(1)~(2)题。
(1)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
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2)这些沙漠化土地的形成( )
A.主要是人类对土地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
B.是人类发展工农业所致
C.主要是由于降水减少,蒸发加剧
D.是由于气候干早,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土地推进
自然保护区名称与主要保护对象相对应的是( )
A.鼎湖山-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
B.长白山-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
C.盐城-红树林生态系统 |
D.锡林郭勒-绿洲生态系统 |
从有利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观点出发,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将枯枝落叶就地烧掉 | B.将枯枝落叶打扫干净送到垃圾站 |
C.将枯枝落叶埋在草地旁边 | D.将枯枝落叶送到食堂做燃料 |
滥伐森林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①河流含沙量增大 ②河流径流量增大③土壤肥力下降 ④河流水位下降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③ |
通过对我国野骆驼遗骸和文献记栽的研究,得到其分布变迁图,完成3~5题。
3.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 )
①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②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展至西北干旱区
③文献记载区主要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
④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与遗骸分布区、文献分布区相比较.目前的野骆驼分布区( )
A.气候更干旱 B.地形更崎岖
C.河网较密集 D.热量更充足
5.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因素包括( )
①草原开垦②过度放牧③大量捕杀④种群退化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下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读表回答1~2题。
年份(年) |
1955 |
1965 |
1975 |
1985 |
1995 |
2000 |
2005 |
荒漠化面积 (万平方公顷) |
67 |
69 |
71 |
89 |
197.26 |
257.8 |
262.2 |
1.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B.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
C.过度放牧与开垦,草场破坏 D.治理不力,土地退化严重
2.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最可行的是( )
A.南方低山丘陵均实行退耕还林 B.温带草原牧区加大游牧牲畜的数量
C.牧区露天开矿后表土填埋复植 D.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下表是贵州省某山区县1961-2005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据此回答5~7小题。
|
1961 |
2005 |
耕 地 面 积(km2) |
400 |
521 |
森 林 面 积(%) |
36.79 |
20.46 |
气 温 较 差(℃) |
24.1 |
27.6 |
年 降 水 量(mm) |
1369 |
1087 |
雨季地表径流(亿m3) |
7.1 |
8.2 |
水土流失面积(km2) |
31 |
68 |
粮食 总 产量(万吨) |
9.6 |
11.9 |
人 口 (万人) |
21.5 |
40.1 |
5.下列数据中,呈上升趋势的是( )
A. 人均耕地面积 B. 人均森林面积 C. 人均水土流失面积 D. 人均粮食产量6.在较长时期,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 人口增加---开垦耕地---森林面积减少 B.开垦耕地---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增加
C.降水减少---森林减少---气温较差增大 D.森林减少---耕地面积增加---水土流失加大7.与黄土高原相比,该县因水土流失在单位面积上的经济损失更大,其原因可能是该地( )
①降水量大 ②土质疏松 ③土层较薄 ④人口密度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下表为我国某地气候统计资料,据表完成1~2题。
该地可能位于( )
A.松嫩平原 B.华北平原 C.宁夏平原 D.江汉平原
该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严重 B.荒漠化急剧发展
C.生物多样性减少加快 D.土地盐碱化严重
读下图回答1~3题。
1.若①②两条曲线分别为A、B两水文站在同一年内所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则该河流AB段的大致流向为( )
A.由东往西流 B.由西往东流 C.由东北往西南流 D.由西北往东南流
2.按上题确定的河流AB段大致流向,若①②两条曲线分别为A水文站在1958年和1998年所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则该图中湖泊面积的变化趋势为( )
A.增大 B.减小 C.基本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
3.针对上题该湖泊面积变化的趋势,下列治理措施最合理的是( )
A.退耕还湖 B.沿湖岸修建堤坝
C.下游河流裁弯取直,减轻洪水对湖泊容量的压力 D.进一步减小湖泊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