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的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据此完成39-40题。
这种行为有违于可持续发展的
A.发展的观念 | B.公平的观念 | C.环境的观念 | D.权利的观念 |
对此我国政府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A.改革渔具,加密渔网渔眼 | B.对部分海域实行季节性“休渔” |
C.推进海洋农牧化生产 | D.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 |
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A.轧钢厂的噪声传到附近居民区 | B.氮肥厂的废水排人附近河流 |
C.焦化厂的废气排放到天空 | D.黄土高原区严重的水土流失 |
湿地作为与森林、海洋并称的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回答题。
1 湖泊是重要的湿地形式,除了补给河流、调蓄洪水之外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与下表所示情况发生原因无关的是
A. 大规模围湖造田,使水面日益退缩 B. 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补给不足
C. 水体富营养化,水华大量出现 D. 人口增长,用地规模扩大
2 乌鲁木齐市北郊的青格达湖周边有30平方公里的湿地,这里是数万只候鸟的迁徙栖息地。2005年11月,这块湿地的周边村庄发生了禽流感。这说明
A. 新疆气候干旱,湿地不能充分发挥其生态作用
B. 湿地周围被大量开垦,增加了人、畜与候鸟的接触
C. 为了防控禽流感的爆发,人类应该填平湿地,阻止候鸟的降落、栖息和采食
D. 湿地面积与禽流感爆发的范围成正相关
3. 导致我国湿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变暖,水分蒸发 B. 工农业废水的大量排放
C. 围湖造田,垦荒种粮 D. 过度开发,发展旅游业
20世纪60年代以来,洞庭湖不断萎缩,其主要原因是 ①泥沙淤积 ② 周边地区灌溉用水过多 ③人工围垦 ④气候干燥,蒸发旺盛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下列属于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
A.建立动物园 | B.建立人工繁育基地 |
C.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 | D.建立自然保护区 |
2002年11月,韩国的中部地区爆发沙尘暴。回答6~8题。
下列天气系统,易造成沙尘暴的是
A.暖锋 | B.台风 | C.冷锋 | D.反气旋 |
下列国家和地区中,与韩国此次沙尘暴关系最密切的是
A.日本 | B.朝鲜 | C.中国东部 | D.蒙古国 |
根治沙尘暴最有效的措施是
A.跨流域调水,平均分布水资源的数量 |
B.植树种草,建立起遏制沙漠推进的生态屏障 |
C.修建防风墙,阻挡沙尘入侵 |
D.兴修水库,调节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 |
下图为湿地被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
湿地被破坏后,表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曲线、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的分别是
A.甲和丙 | B.乙和丁 | C.甲和丁 | D.乙和丙 |
下列关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
C.大量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 D.开垦湿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
东方网2009年7月25日消息:在世界各国正在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护自然环境免遭破坏的今天,一向被视为仍保留着原始森林风貌的巴西亚马孙河谷的热带雨林正遭受着严重破坏。据此回答26~27题。
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包括( )
①迁移农业 ②迁都巴西利亚 ③大规模的农牧场开发
④商业性伐木 ⑤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⑤ |
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
①雨林观光 ②生态旅游 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读甲、乙两图,回答18-20题。
甲、乙两湖所处的典型植被分别是 ( )
①温带荒漠 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③热带荒漠 ④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④① |
造成两湖泊面积在缩小的人为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跨流域调水造成甲湖面积缩小 |
B.气候干旱,蒸发旺盛造成甲湖面积缩小 |
C.沙漠侵吞造成乙湖面积缩小 |
D.周围大面积引水灌溉造成甲湖面积缩小 |
近年在乙湖地区实施“退田还湖”工程,已出现的变化是 ( )
①降水明显增加 ②蓄洪能力明显提高
③通航能力明显提高 ④生态环境改善,候鸟回归数量明显增加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洞庭湖面积日渐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A.入湖河流上游森林被伐,泥沙带入湖中淤积 | B.入湖的河流水量较少 |
C.洞庭湖流域年降水量减少 | D.大量抽水灌溉农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