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中,甲图是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的喀什经济特区位置图,乙图是1980年我国最早建立的深圳、珠海经济特区位置图。读图,完成问题。、
喀什被誉为“中国的西大门”,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与深圳、珠海特区相比,喀什设立经济特区的独特优势有( )
A.工农业发达,海陆交通便利 |
B.位于西北边陲,利于和中亚国家贸易往来 |
C.劳动力充足,科技力量雄厚 |
D.毗邻海洋,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
为发挥区域优势,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前店后厂”模式,在该合作中,港澳地区主要扮演的角色是( )
A.提供土地、劳力和产品,扮演“店”的角色 |
B.进行产品加工、制造、扮演“厂”的角色 |
C.对产品进行市场推广和外销,扮演“店”的角色 |
D.从事样品制造和开发,扮演 “厂”的角色 |
读图“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问题: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 | 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
C.腹地范围广阔 | D.技术水平高 |
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形的阻隔 | B.水源不足 |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 |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
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60~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A.服装制造业 | B.钢铁工业 | C.生物制药工业 | D.化学工业 |
该种产业部门的迁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是
A.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 |
B.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能源丰富的优势 |
C.有利于发挥珠江三角洲资源丰富的优势 |
D.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提供契机 |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外来投资 | 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
C.乡镇企业发展 | 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A.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
B.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
C.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
D.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
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的分析,
①工业基础雄厚,产值高 ②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③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④良好的区位条件 ⑤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⑥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③④⑤ | D.③④⑤⑥ |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模式是
A.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
B.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
C.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
D.沿边开放--------边贸发展-----------城市化 |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据此完成问题。
下列叙述中,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良好地理位置条件的是( )
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 |
B.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
C.有许多优惠的政策 |
D.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 |
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
A.良好的区位条件 |
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
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
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
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图,完成问题。
|
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A.矿产资源缺乏 | B.水资源短缺 |
C.人口密度较大 | D.洪水灾害频发 |
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市场前景广阔
③接近原料产地 ④能源供应充足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较和再生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该图,完成问题。
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
B.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
C.工业化起步是源于本阶段的科技的创新 |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
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A.A→B→C B.B→C→A
C.C→A→B D.B→A→C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示意图,回答问题。
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②该国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
③该国属发达国家
④阶段Ⅲ,该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三产业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阶段Ⅲ,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有
①劳动密集型产 ②资源密集型产业
③技术密集型产业 ④现代服务业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该图中的图甲和图乙表示黑龙江省同江市(位于松花江与黑龙江的交汇处)湿地、耕地及人口的变化。据此完成问题。
关于图甲与图乙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A.1956—1976年,耕地面积与农业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
B.1956一2000年,湿地面积与农业人口数量的变化呈负相关 |
C.1976一1986年,耕地面积与非农业人口的增长速度一致 |
D.1986—2000年,湿地面积与总人口数量的变化呈正相关 |
与1976年相比,2000年同江市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是
A.劳动力短缺 | B.低温冷害更严重 |
C.人均耕地面积减小 | D.洪涝灾害更频繁 |
区域发展到工业化阶段,表现为
①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
②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且比重超过第二产业
③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④社会经济表现出不平衡增长态势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读图,完成问题。
该地区耕地大量减少的原因是( )
A.土地的次生盐碱化 | B.土地沙化 |
C.气候变暖使海平面升高 | D.建设用地过多 |
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
A.良好的区位条件 |
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
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
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表现在( )
A.郊区城市化 |
B.城市人口比重逐步降低 |
C.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
D.涌现出大量卫星城 |
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从“三来一补”起步的。“三来一补”是指( )
A.来料加工、来图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
B.来人指导、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
C.来料加工、来图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进口贸易 |
D.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人指导和补充贸易 |
读该图“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问题: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A.产业基础良好 |
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
C.腹地范围广阔 |
D.技术水平高 |
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地形的阻隔 | B.水源不足 |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 |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快,成为我国重要的城市群,与该地区城市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农业部门是:( )
A.畜牧业 | B.谷物种植业 | C.园艺业 | D.迁移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