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染物的产业为污染密集型产业。表2为2001—2010年江苏省三大区域污染密集型产业产值增长速度(%),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江苏省三大区域污染密集型产业
A.到2010年时,苏北产值最高 |
B.产值增速苏南、苏中先增后降,苏北持续增加 |
C.2001一2005年,逐渐向苏北集聚 |
D.2006一2010年可能由苏南向苏中、苏北转移 |
江苏省污染密集型产业今后发展方向的合理举措是
A.减少行政干预,减低产业发展环境准入门槛 |
B.全部关停或外迁圬染密集型产业 |
C.加大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
D.发展清洁生产,实现污染零排放 |
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来表示这个最大城市的首位度,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我国各地区首位度统计,回答下列小题。
|
东部经济地带 |
中部经济地带 |
西部经济地带 |
|||
平均值 |
广东 |
平均值 |
湖北 |
平均值 |
青海 |
|
1984年 |
2.33 |
5.22 |
2.51 |
7.62 |
4.96 |
10.26 |
1997年 |
1.99 |
3.85 |
2.32 |
5.88 |
4.17 |
8.39 |
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过高主要是因为( )
A.中西部自然条件差,自然资源在首要城市分布集中 |
B.土地面积大,城市数量多发展快 |
C.区域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 |
D.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 |
造成从1984年到1997年的13年间,广东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 )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 ②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③逆城市化现象的推动 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和资产外迁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①④ |
我国苏南地区的乡村城镇发展很快,这主要是因为
A.这里发现了大量的矿产资源 |
B.上海等大城市中的人口大量迁往苏南地区 |
C.这里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
D.受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外资企业蓬勃发展 |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初期哪些因素起了重要作用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侨乡 ③人才和农民劳工 ④科技 ⑤气候
A.①⑤ | B.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回答下列各题。
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
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
A.A—B—C B.B—C—A
C.C—A—B D.B—A—C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此回答题。
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 B.农业基础薄弱 |
C.水土流失严重 | D.自然资源不足 |
我国政府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 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② |
我国政府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主要是为了
A.宏观调控,微观搞活 | B.统筹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
C.体现综合周力,加强经济交流 | D.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 |
非农化率是指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当非农化率与城市化水平比值(简称NU值)趋近于1.20标准值时,区域就业结构较为合理。读1992年以来我国NU值变化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区域就业结构最不合理的年份是
A.1992 | B.1995 |
C.2003 | D.2010 |
据材料可知
A.1992-2010年期间NU值逐年下降 |
B.1992-1995年非农化率增速减缓 |
C.2003-2010年非农化率保持稳定 |
D.1995-2003年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
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优势条件的是( )
A.地理位置优势 | B.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 |
C.矿产资源丰富 | D.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 |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模式是
A.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
B.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
C.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
D.沿边开放--------边贸发展-----------城市化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基本实现了由工农业为主到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转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要完成工业化 ( )
A.农业就业比重要上升 | B.农业就业比重要下降 |
C.城镇人口比重要下降 | D.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要下降 |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化的差异表现在 ( )
A.第二产业比重过大 | B.第一产业比重过大 |
C.城镇人口比重过大 | D.工业生产规模过小 |
下图示意我国沪宁杭城市群。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城市群竞争优势大的原因在于
A.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早
B.劳动力成本低
c.水资源丰富
D.教育发达人才优势突出
该城市群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产业饱和,亟待转移升级
B.传统产业为主,创新能力差
c.城市等级结构不合理
D.发展资金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A.第一、第三产业都上升 | B.第一产业上升,第三产业下降 |
C.第一、第二产业都上升 | D.第一产业下降,第三产业上升 |
下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该区域工业化水平最低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阶段分别是( )
A.①② | B.④② |
C.③① | D.③④ |
按照区域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时间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③① |
C.④③①② | D.③④②① |
读图,完成小题。
图中③表示河北省的 ( )
A.第一产业 | B.第二产业 |
C.第三产业 | D.全省平均值 |
下列有关河北省城镇化、工业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河北省城镇化带动了工业化的发展 |
B.工业化和城镇化联系不大 |
C.提高河北省城镇化水平的快速途径是大力发展工业 |
D.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是提高河北省城镇化水平的途径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