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是与西气东输并重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缺水严重,而长江夏秋季节水量丰富。据此回答25、26题。
南水北调工程中,水在供需方面存在季节差异。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是( )
A.加大调水量 | B.大力推广节水技术 |
C.大力开展人工降雨 | D.修建水库,调节径流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以改变调入区的气候类型 ②不会引起调入区生态环境的改变
③可以减少调入区地表水的使用 ④有利于调入区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A.②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图13为某区域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左图)和IT产业竞争模式示意图(右图)。读图,完成第26-28题。
IT产业在东亚内部各国和地区之间转移的线路中,顺序正确的是 ( )
A.乙→①→②、③ | B.乙→③→④→② |
C.乙→③→④、⑤ | D.乙→①→③→⑤ |
IT产业全球化竞争模式中,c是指 ( )
A.制造和研发环节 | B.加工和组装环节 |
C.市场和运输环节 | D.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 |
图中 ( )
A.甲可高层次承接新一轮的全球IT产业转移 |
B.乙具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可降低成本、增强产业竞争力 |
C.②、③产业高度集聚,规模效益进一步扩大 |
D.①、④、⑤可增强科技投入,由“IT制造”向“IT创造”升级 |
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回答:(26分,每空2分)
(1)该管线西起 盆地的 ,东到 (市)。
(2)该管线通过了我国地势的第 、
级阶梯, 次跨越了黄河干流。自西向东跨越的南北向主要铁路干线依次为( )
A、京沪线、京广线、京九线 B、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
C、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D、京九线、京广线、京沪线
(3)西气东输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 )
A、沿线地区的再就业问题
B、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
C、东、西部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协调问题
D、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问题
(4)图中管线的建设对西部地区的好处是( )
A、变西部地区的自然优势为资源优势
B、激活沿途钢铁、水泥、土建、机械等企业的发展
C、解决西部地区的能源紧张问题
D、对沿线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受益于西气东输的部分上市公司简况表
上市公司 |
流通股本(万) |
2001年每股受益(元) |
行业属性 |
宝钢股份 |
187700 |
O.20 |
钢铁 |
中国石化 |
280000 |
0.162 |
石化 |
禾嘉股份 |
7650 |
O.084 |
农业 |
华菱管线 |
50000 |
0.2682 |
钢铁 |
新兴铸管 |
21970 |
0.616 |
钢铁 |
石油龙昌 |
7581 |
0.04l |
石化 |
太原重工 |
14400 |
0.055 |
机械 |
申能股份 |
41099 |
O.64 |
电力 |
(5)表格中,因“西气东输”工程而受益较高的上市公司是_______ 和
___ ____ ,其主要原因分别是______ 、_____ 。
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分析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 B.汽车工业 | C.石化工业 | D.钢铁工业 |
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区域商品贸易与区际要素流动的一种替代,又可以促进劳动力、资金和技术在区域间的流动。据此回答18——20题:
20世纪80年代,世界产业开始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这些产业一般是:
A.技术密集型 | B.资金密集型 | C.劳动密集型 | D.能源密集型 |
这些产业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主要是因为中国沿海地区拥有:
A.资金和技术优势 | B.劳动力优势 | C.交通、服务优势 | D.能源优势 |
这些产业于20世纪80年代初这一特殊的时期开始转移到我国,是因为我国:
A.采取了有效的产业政策,进行了体制改革,改善了投资环境 |
B.农村剩余劳动力被解放,大量涌向东南沿海地区 |
C.东南沿海地区交通方便、资源条件优越 |
D.东南沿海地区科技发达,法制健全 |
下列因素中,修建“西气东输”主干管线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 | B.城市分布 | C.资源状况 | D.人口分布 |
西电东送可以缓解我国东部地区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原因是:
A.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用电量减少 |
B.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 |
C.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 |
D.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又能力改善环保条件 |
为了加强三大经济地带联合与互补发展,由东部地带向中、西部转移的工业类型是
A.劳动密集型 | B.资金密集型 | C.技术密集型 | D.严重污染型 |
对于不发达地区来说,产业转移带来的不良后果是:
A.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高 | B.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了安置 |
C.促进了乡村城市化进程 | D.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 |
读“南水北调输水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东线方案主要缓解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 平原缺水问题。该线路主要沿
运河向北输送, 图中A、B、C各段水道中能够自流输水的是 段。
三条线路中,水质最差的是 线方案,输水线路最短的是 线方案。
南水北调不仅具有社会、经济效益,也具备生态意义。 但是,也有可能带来环境问题,如:
解决北京地区缺水问题,除了跨流域调水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该图为“西电东送示意图”,有关西电东送地理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大批输电线路和电站的建设,将会创造就业机会,缓解中西部地区的就业困难。 |
B.西部水电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可以使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结构更合理,更具有可持续性 |
C.西电东送为西部省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 |
D.西电东送建设成本高,输送过程中电力损耗巨大,因此目前东部地区应该以建设太阳能电站和核电站为主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A.入海径流量减少,入海口盐度升高 | B.长江下游径流量增加 |
C.沿线地区水旱灾害加剧 | D.沿线地区农业减产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南水北调” 东线工程水源地水质状况,应选择的最佳方法是
A.调查访问法 | B.问卷调查法 | C.野外实地考察法 | D.文献资料法 |
图为我国某引水工程示意图。据此回答3~5题:
以本地区优势资源跨区域调配为重要内容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是
A.西气东输工程 | B.西电东送工程 |
C.水土保持工程 | D.南水北调工程 |
A地地表土层为陆相沉积物,其历史成因中的外力作用形式与该物质输送方向分别为
A.风力作用、向东南方向输送 | B.流水作用、向西南方向输送 |
C.冰川作用、向低纬地区输送 | D.海浪作用、向沿海地区输送 |
关于该工程生态影响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线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施工产生的大量弃渣易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
B.无助于解决受水城市地面沉降和地裂缝问题 |
C.进一步加剧沿线地区的荒漠化程度 |
D.从根本上解决了受水城市严重缺水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