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回答问题。
绿色电力一般指没有污染,可以再生的能源发电,下列电能属于绿色电力的是

A.燃料油发电、水电 B.潮汐能发电、地热发电
C.核电、火电 D.风能发电、生物能燃烧发电

全球变暖会给地球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但对某些地区会带来一些好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导致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所使用的能源大幅度减少
B.全球变暖会使冰川的融化量加大,从而使世界各地的水资源更加充沛
C.全球变暖会使世界各地的农作物产量都提高
D.全球变暖会使高纬度地区变得温暖、适于农作物生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B.火山、地震频发
C.旱涝灾害频发区
D.酸雨问题严重

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冰川融化
B.全球变暖
C.工业发达,酸性气体排放量大
D.降水变率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温度增加和降水变动为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使得自然系统、生物系统、人类健康等多方面发生振荡,严重依赖自然资源的领域如农业生产在气候变化下表现出明显的脆弱性和易损性。图表示“我国60年来农业水热气候条件的年代变化”(图中数值表示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完成下列问题。

由图中信息可知,我国

A.年平均气温逐年上升 B.气温年较差大致呈递减趋势
C.耕作制度发生明显改变 D.年降水量呈波动变化的态势

1980年后,水热条件变化能使其农业生产明显受益的区域是

A.三江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海南岛 D.黄土高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及苔藓地⾐组成,⼤多数灌⽊为极地特有种。苔原带横跨亚欧⼤陆与北美⼤陆,呈东西向延伸,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宽度较⼩。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我国阿尔泰⼭-阴⼭一线.其后,随着⽓温升⾼,苔原不断向北及⾼海拔退却。据此完成9~11题。

9.受全球⽓候变暖的影响,亚欧⼤陆苔原带将(   

A.

整体向北移动

B.

整体向南移动

C.

⾯积扩⼤

D.

⾯积缩⼩

10.苔原带横跨亚欧⼤陆,表明(   

A.

苔原植被对温度差异不敏感

B.

亚欧⼤陆北部湿度东西向差异⼩

C.

苔原植被对湿度差异不敏感

D.

亚欧⼤陆降⽔北部最多

11.祁连⼭地针叶林带以上未发现极地特有种灌⽊,可能是因为祁连⼭地(   

A.

⽬前针叶林带以上⽓温⾼

B.

⽬前基带⽓温⾼

C.

冰期针叶林带以上⽓温⾼

D.

冰期基带⽓温⾼

来源:2021年全国高考地理乙卷
  • 更新:2021-08-0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南美洲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示洋流是

A.寒流,自北向南流动 B.暖流,自北向南流动
C.寒流,自南向北流动 D.暖流,自南向北流动

近年来该洋流减弱导致

A.附近渔场减产 B.盛行西风势力增强
C.沿岸气候变干 D.海洋污染物扩散加快

全球变暖对智利的影响是

A.生态环境改善 B.冰川面积缩小
C.环境承载力加大 D.太阳辐射增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举行,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协定将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暖问题作出安排。回答下列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全球各纬度降水量均增加 B.全球热带雨林的面积缩小
C.全球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 D.全球火山地震进入频发期

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大量使用制冷设备 B.过度排放酸性气体
C.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D.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江汉平原某城市某年2月27日20时气温(单位:℃)实况图”,完成下列各题。

形成此图所示热岛效应的最主要原因是

A.城市生产和消费活动释放大量废热
B.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较大
C.城市高层建筑逐渐增多
D.城市上空云量多,保温作用强

根据城市风的原理,为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今后城市造林的重点应该在

A.市区 B.近郊 C.较远郊区 D.偏远农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山峰最可能位于()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 D.南方地区

该山脉冰川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印度洋 B.大西洋
C.北太平洋 D.南太平洋

造成不同坡向冰川退缩率差异的最可能因素是()

A.风力 B.地势
C.降水 D.气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尔代夫政府提出设想:在自己的海域建立几个漂浮式岛屿,用于安置国民。分析图文回答下列各题。

马尔代夫建立漂浮式岛屿安置国民的主要原因是

A.为了拓展国家领土
B.为了发展本国旅游业
C.为了避免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灭顶之灾
D.为了更靠近澳大利亚加强联系

马尔代夫国内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海洋运输
C.铁路运输 D.管道运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CO2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为了对保护和改善世界环境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你认为下列措施中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①限制和压缩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消耗
②加快发展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构成
③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
④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能耗工业转移到西部地区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完成6~8题。

6.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 B.气温降低 C.降水增多 D.降水减少

7.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A.洪水暴涨 B.退耕还湿 C.地面沉降 D.冻土融化

8.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A.林地 B.湿地 C.草地 D.寒漠

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Ⅲ卷)地理部分
  • 更新:2021-09-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6-8题。

6.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

A.

大气温度

B.

降水量

C.

积雪厚度

D.

植被覆盖度

7.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

A.

年降水量最少

B.

冬季气温最低

C.

年日照最少

D.

冬季风力最大

8.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

A.

蒸腾加剧

B.

低温更低

C.

降雪期推后

D.

太阳辐射减弱

来源: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地理部分
  • 更新:2021-09-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

A.

林线升高,雪线升高

B.

林线升高,雪线降低

C.

林线降低,雪线升高

D.

林线降低,雪线降低

来源:2020年全国卷Ⅲ高考地理试卷
  • 更新:2021-09-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土地覆盖是植被、土壤、河湖、沼泽及各种建筑物等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下图中0点为l98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它相对于中国大地坐标原点(109°E,34°N)向正西偏531km,向正北偏448km。P1,P2分别是仅考虑单一因素影响所形成的2000年土地覆盖重心。据图完成下列下列各题。

据图文材料推测1980年中国土地覆盖中心O地位于(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图中O点所处区域在土地利用中引发的最突出生态问题是( )

A.沼泽大面积萎缩 B.生态用水紧张
C.森林面积锐减 D.土地荒漠化

关于1980年到200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迁移的说法,正确 的是(    )

A.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
B.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
C.重心从0点移到P2点主要是西北地区生态退耕的结果
D.重心从0点移到P1点主要是东北地区气候变暖、降水减少的结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全球气候变暖与图中的     环节的增强直接相关(     )

A.① B.② C.③ D.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