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l3世纪和现代亚热带北界分布示意图,从中可推测
A.l3世纪比现代暖 | B.l3世纪比现代冷 |
C.l3世纪的南京位于温带地区 | D.13世纪的郑州位于亚热带地区 |
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 ( )
A.吸收太阳辐射时,使大气增温 | B.破坏臭氧层,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
C.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 | D.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释放热能 |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1年1月10日报道,有多位权威气候学家推断在未来20年至30年间,地球将经历一个相对气温偏低的“微型冰河世纪”。假设这一推断成立,据此完成题。
在未来二三十年中,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 )
A.水稻的种植范围缩小 | B.阿尔卑斯山雪线上升 |
C.北美1月0 ℃等温线北移 | D.南海鱼种大量出现在黄海 |
在未来二三十年中,人类最不可能面临的挑战是 ( )
A.能源资源更加短缺 | B.海平面加速上升 |
C.农作物因生长期缩短而大面积减产 | D.中高纬度地区航运条件恶化 |
读图,回答题
图中四地的气候类型中,位于30°~40°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与北京的气候类型相符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是 ( )
A.高纬度地区粮食产量下降 | B.海平面上升 |
C.全世界所有地区气温都升高 | D.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不会发生变化 |
2009年联合国日的口号是“用爱温暖世界,而非二氧化碳”。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阻挡了地面长波辐射 | B.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
C.二氧化碳强烈反射地面短波辐射 | D.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太阳短波辐射 |
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①加剧了风暴潮灾害 ②加大了洪涝威胁 ③沿海湿地损失和动物的迁徒
④引发海水入侵 ⑤引发土壤盐碱化 ⑥海岸侵蚀加剧
A.①②③④⑥ | B.①②③④⑤⑥ | C.②③④⑥ | D.①④⑥ |
长江源头姜根迪如冰川、尕恰迪如冰川面积不断缩小。以上现象反映了
A.地壳活动加剧 | B.日地距离缩短 |
C.黄赤交角增大 | D.全球气候变暖 |
下图是我国四大航天基地位置图,下表是我国四个卫星发射基地附近多年气候资料统计数据。读图表回答题。
地点 |
1月 |
7月 |
年降水量 (mm) |
||
气温 (℃) |
降水(mm) |
气温 (℃) |
降水(mm) |
||
① |
9.4 |
6.3 |
22.6 |
210 |
1000 |
② |
-6.0 |
2.9 |
23.3 |
120 |
500 |
③ |
-9.3 |
1.6 |
21.4 |
19.5 |
125 |
④ |
17.5 |
56 |
28.2 |
385 |
2361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地为高山气候 | B.②地所在地形区为华北平原 |
C.③地位于山西 | D.④地所在地区是我国热带农业基地 |
与其他三地相比文昌发射中心不具备的优势条件是
A.地球自转线速度更大,可增加有效荷载 |
B.濒临南海,有利于运输大型设备 |
C.多晴朗天气,便于航天器的发射 |
D.火箭残骸落入大海,造成危害的概率低 |
2011年3月27日,全球6 000多个城市分别在当地时间20时30分至21时30分熄灯一小时,以此响应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据此回答问题:
该活动主要是引起人们对 的关注( )
A.臭氧层破坏 | B.酸雨危害 | C.全球变暖 | D.森林破坏 |
下列行为方式与“地球一小时”活动所起作用相同的是( )
A.退耕还林还牧 | B.大力发展汽车工业 |
C.推广水电等绿色能源 | D.增加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 |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世界各国领导人聚集歌本哈根参加世界气候大会,签署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之后,新的约束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协议。回答题。
下列物质①二氧化硫、②二氧化碳、③臭氧、④碳氢化合物、⑤氟利昂,其中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②③⑤ |
随着全球变暖,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喜马拉雅山的雪线逐年下降 | B.一月0℃等温线向淮河以北移动 |
C.南海诸岛的面积迅速增大 | D.高纬地区比原来的气温更低 |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寒冷一温暖一寒冷交替变化 |
B.温暖一寒冷一温暖交替变化 |
C.暖干一暖湿一暖干交替变化 |
D.湿冷一干冷一湿冷交替变化 |
由于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是
A.大气平流层臭氧增多 |
B.地中海沿岸夏季干燥 |
C.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变暖 |
D.北京市地面沉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