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科学家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 ℃~5.8 ℃,约是20世纪升温幅度的2~10倍。据此回答问题:
气候变暖的影响可能有
①冰川退缩 ②冻土融化 ③气候更加适宜生物生长,各地动植物数量增加
④高原内陆湖泊水量大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B.中纬度温带地区变得湿润
C.高纬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
D.从全球看,利大于弊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10 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和5 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与平均气温的差值)变化图,完成问题。

公元后l5世纪以来,中国气候处于温暖期的时段是

A.1470~1520年 B.l620~1720年
C.1840~1890年 D.1910~1950年

图示公元后挪威雪线降低时期,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水稻种植范围向北扩展 B.江淮一带遭受寒潮侵袭次数增加
C.竹类分布向黄河流域扩展 D.野象栖息的最北界北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阅读“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回答问题。

有关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B.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
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

若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A.澳大利亚 B.西亚 C.北非 D.中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图中黑点所在地是世界某种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回答问题。

该资源主要分布在( )

A.全年平均气温高的区域
B.大气降水较多的区域
C.高纬度和高海拔的区域
D.森林茂密的区域

这种资源近年来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

A.被人类大量开发利用
B.全球气候变暖
C.臭氧空洞面积增大
D.酸雨危害加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该图是我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路线上温室气体的分析结果,从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CH4浓度在40°N以北随纬度增高而增加
B.CO2浓度随纬度升高而表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
C.人类活动是造成沿线CO2和CH4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D.洋流是造成沿线CO2和CH4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不属于对气候变暖事实叙述的是

A.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含量迅速增加
B.全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上升幅度也有明显增加
C.某些特大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呈现出加速增长趋势
D.某些传染性疾病蔓延的风险增加,防治难度加大,死亡率增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CO2排放量与产业结构、能源消耗量、能源消费构成、能源利用率等因素相关。法国是清洁能源利用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其74%的电力供应依赖核电。下表为中、日、美、法四国2009年燃烧化石燃料排放CO2的主要指标,阅读回答问题。

表中甲~丁国依次是

A.中国、日本、美国、法国 B.美国、中国、日本、法国
C.美国、中国、法国、日本 D.中国、美国、日本、法国

2009年我国向世界做出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下列措施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①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  ②发展火电站,把煤转换成电能
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④大力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报道,由于全球变暖,两极的冰川、雪山和太平洋海岛危在旦夕,不少人想趁最后的机会造访它们。因此,所谓的“末日旅游”近年呈上升趋势。据此回答问题。
下列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而成为濒危景点的是
①乞力马扎罗山雪峰  ②澳大利亚大堡礁
③大兴安岭森林      ④西湖风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末日旅游”的不断上升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使全球变暖的趋势减缓 B.使南北差距缩小
C.使生物更趋于多样化 D.游客量大增会进一步破坏环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主要国家人均CO2排放图”和“主要国家单位GDP的CO2排放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主要国家人均CO2排放图”判断,CO2排放总量最多的两个国家是_  ____、__  ____。(2分)
(2)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单位GDP的CO2排放量大,试分析其主要原因。(至少答两点)
(3)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从全球范围看,能有效减少大气中CO2含量的措施有哪些?(至少答四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全球海洋PH值变化图(图9),回答问题问题:

根据资料推测,全球海洋PH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所致 B.火山喷发的CO2溶于海水所致
C.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分解所致 D.人类排放CO2溶于海水所致

如果全球海洋酸化的持续加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的是

A.珊瑚礁的保护形势将更严峻
B.海堤保护能力将减弱
C.全球酸雨危害将减轻
D.海水物理侵蚀将增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现象中属于全球变暖对我国带来的影响有

A.森林带向北移 B.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C.南方沙尘暴现象明显增多 D.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结构改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已经从科学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认识到了气候变化的巨大影响,并且开始进行着积极的应对。我国于2005年通过了第一部《可再生能源利用法》。据此完成问题。
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我国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一月O℃等温线将移到秦岭——淮河以南
B.台湾岛的面积比现在小
C.珠穆朗玛峰的雪线将往下移
D.冬小麦种植区域将南移

针对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应当采取的应对策略是
①控制发达国家的碳密集产品和高能耗项目向我国转移
②将西部高能耗企业转移到东部去发展
③加速调整产业结构,走“循环经济”的路子
④调整能源结构,加快风能、核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问题。

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A.地壳活动加剧
B.日地距离缩短
C.黄赤交角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一氧化二氮等,他们在大气中的含量自工业革命以来呈上升趋势。据此完成问题。
上述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A.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
B.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紫外线
C.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
D.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上述温室气体除能导致全球变暖外,还可能造成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有:
①臭氧层破坏 ②酸雨 ③城市热岛效应 ④湖水富营养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是1912年和2000年世界某山地山顶冰雪覆盖范围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1912年至2000年该山地冰雪覆盖范围变化,反映了

A.地壳活动加剧 B.日地距离缩短
C.黄赤交角变大 D.全球气候变暖

图中反映的问题带来的影响是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