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冻往往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
A.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 |
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 D.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
霜冻往往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
A.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 |
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 D.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
冻雨是上层的过冷水滴、冰晶、雪花进入中间暖层化为水滴,再降落到近地面并接触到0℃或以下物体表面立即冻结的特殊天气现象。下列气温的垂直分布示意图中,最有可能形成冻雨的是
2012年12月15日,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江苏、北京、内蒙古自治区局部以及重庆中西部等多地遭遇了大雾天气,一些地方能见度还不足50米。据此回答小题。
由材料可知,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原理是 ( )
A.昼夜温差较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
B.昼夜温差较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朗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
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
D.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结合下图,完成小题。
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
A.减弱了地面辐射 |
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
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
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这反映了
A.地壳活动加剧 | B.黄赤交角增大 |
C.太阳辐射增强 | D.全球气候变暖 |
以上现象的发生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高纬地区作物减产,低纬作物增产 | B.全球水量增多,水资源丰富 |
C.热带沙漠气候区会变得湿润 | D.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
读下图,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图中所示的(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该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图中A、C、D分别代表的是
A.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
B.地面长波辐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
C.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长波辐射
D.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
一般阴天比晴天的气温日较差小,原因是
A.阴天云量多,可以大量的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 |
B.阴天云量多,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多,晚上大气逆辐射强 |
C.晴天空气比较稀薄,白天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少温度低 |
D.晴天空气比较稀薄,大气逆辐射比较强白天温度就比较高,晚上散失的多 |
某地区夏季近地面气温为22℃,这里对流层的厚度为12km,此时对流层顶部
的气温( )
A.-9.4℃ | B.-72℃ | C.-50℃ | D.-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