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个时期,都留下过许多有着时代特色的口号。阅读材料,回答问。
材料一:“振兴中华”是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时率先喊出来的。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起草的《兴中会章担》中提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他把兴中会的纲领概括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金冲及《辛亥革命: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三:1949年9月2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作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表达中华民族获得新生自豪而又自信的经典口号。
材料四:20世纪五六十年代,“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革命加拼命”“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大干了再大干,超产了再超产,奉献了再奉献“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岁”“备战、备荒、为人民”等众多口号深深铭刻在每个中国人心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要想富,先修路……‘家养一只兔,不缺油盐醋”“少生孩子快致富”“发展才是硬道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的标语口号,成了大街小巷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不少口与还成了口头语,广为流传。
(1)“振兴中华”是个人价值与民族利益相结合的产物。试述这一口号出现的时代背景。
(2)材料二中的口号出现于哪一重大运动中?简述这一运动对民主革命产生的重大影响。
(3)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史实,从政治、经济、外交三个方面说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历史论断。按要求完成下表。

(4)据材料四,分别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口号的显著特点。并分析形成各自特点的主要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礼记·表记》中说:“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对周人“尊礼”理解正确的是

A.否定天命神权,重视伦理道德 B.以人为本,创立完整的礼仪制度
C.以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 D.反对暴政,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英国中央财政支出表。这一时期英国中央财政支出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投资科研,推动工业革命 B.议会改革导致行政开支过大
C.与法国争霸使开支猛增 D.镇压殖民地的反抗运动耗资巨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51年和l911年都是农历辛亥年,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最主要的相同点是

A.革命的力量 B.革命的手段
C.革命的目标 D.革命的指导思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二战的结束 B.杜鲁门主义的推出
C.北约的成立 D.华约的成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在朝鲜和越南进行的战争都是(   )
①利用当地分裂局面插手别国内政             ②打着联合国旗号实行侵略
③提供援助并派兵直接参战                   ④借机对中国进行武力威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巴以矛盾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当前在联合国框架下解决巴以矛盾的基本原则是(   )

A.以土地换和平 B.按宗教地区分治
C.大国协助解决 D.联合国托管耶路撒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呈现出新的特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内容上以反核运动为中心
B.在范围上遍及世界各大洲,具有真正的全球性质
C.在组织上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走向跨国行动
D.在方式上只限于游行示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礼记·王制》中说:“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器用,皆有等宜。”文中所反映的是

A.宗法制度 B.礼乐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分封制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格拉底认为雅典“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上述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   )

A.看到雅典民主的弊端 B.主张实行代议制
C.对民主制度失去信心 D.主张恢复君主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tia)一词由“人民”(demos) 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   )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   )

A.平民开展暴力斗争 B.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
C.平民中不再有债奴 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