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杜维明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现代性’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而已,(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塑造东亚传统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这一认识表明

A.儒学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
B.东亚发展应建立在借鉴东西方文明的基础之上
C.西方发展模式是当今东亚唯一的发展模式
D.东亚社会现代化照搬了西欧和美国的发展模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大钊在《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中,一方面指出“孔子为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为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一方面又指出,“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其说亦确足以为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材料表明李大钊

A.彻底否定孔子学说的历史地位
B.李大钊评价孔子前后矛盾。
C.认为儒家学说不适应现实
D.认为孔教始终代表时代之道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早在1869年,英国一位官员说道:‘由于在语言上占优势,拥有市场,开支较低,中国人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后来,中国制造商开始建造火柴厂、面粉厂、纱厂和纺丝厂。这些新的经济领导人往往是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他们不喜欢欧洲的统治,因为这种统治授予外国商业竞争者以特权。但他们也不太喜欢北京反动的帝国朝廷,因为它既不有效地抵抗外国人,也不去了解现代经济的性质和需要。”以下对此则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材料中叙述的企业属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B.从材料中能够看出此类企业的发展受到本国当政者以及外国人的双重阻碍
C.材料中的此类企业凭借其技术及管理优势“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
D.“这些新的经济领导人”尴尬的处境是由于当时中国社会性质决定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的“民主”,最早在《尚书》中有:“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伯里克利曾骄傲的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可见,由于时代、国情的区别,民主呈现着多元化特点。以下有关民主的认识错误的是

A.近代民主在地域上突破了古希腊的小国寡民
B.近代民主在形式上突破了古希腊的直接民主,实行间接民主
C.古希腊民主是全民民主,近代西方选举实质代表的是资产阶级民主
D.古代中国的“民主”指有德行的君主为民做主,近代民主指人民主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认为,黄宗羲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事“补天”的“抱道君子”,而不是传统政治体系的所谓的“掘墓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黄宗羲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②他的政治哲学依然是服务于传统王权的正统政治哲学
③其思想依然根源于中国的自然经济 
④其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作用不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中叶,达尔文建立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严密的生物进化理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作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严复接受并传播进化论。两者给东西方带来的共同影响是

A.直接导致东西方的政治改革 B.改变了部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
C.否定了上帝的权威 D.开始了民主、科学对民众的启蒙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这种前所未有的成就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尤其是因为当时种种经济困难正使西方陷于困境”。该材料中“独特实验”指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有计划经济建设 D.赫鲁晓夫改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 》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时期
主题词
“一五” (1953-1957)
自力更生、工业增速
“二五” (1958-1962)
大跃进、赶英超美
“六五” (1981-1985)
走向改革开放
“八五” (1991-1995)
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九五” (1996-2000)
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十五” (2001-2005)
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0)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中国青年报》对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概括,反映出我国 
①经济建设指导方针出现过“左”倾冒进错误
②经济发展环境经历了从被封锁包围到与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的变化 
③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④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第一期《中华文摘》载文指出,20世纪90年代“省管县”改革就在浙江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近20个省进行试点。回顾历史,阅读下表:
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秦朝
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
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
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斯福新政中有不少有利于工人的措施,如工人有权同雇主谈判;签订"集体合同",确定了工人的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水平等。因而有人认为罗斯福是在“向富人敲竹杠”。还有人认为罗斯福是在搞社会主义。上述看法的主要错误在于

A.单单用阶级分析方法看待问题 B.只看到内容,没有看到形式
C.没有用阶级分析方法看待问题 D.用现象掩盖了事物的本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其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开辟了联结人类文明的新航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的团长,我的团》是一部曾经热播的"电视剧,它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中国各地军民联合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下列有关抗日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卢沟桥事变
B.开辟了国外哉场,远征越南
C.国共两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军
D.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抵御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的国家;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进一步戴在世成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国家。在“沉沦”和“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既有“沉沦”的谷底时期,也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下列发生在转折期的“上升”事件有(   )
①《辛丑条约》
②《临时约法》
③五四运动 
④北伐战争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申国人都设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里的“空前绝后的大意义”是指辛亥革命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C.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D.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好了歌》:“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要是官吏选不特,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为解决诗歌中的“苦恼"统治着曾采取的措施有(     )
①三省六部制 
②皇位继承制 
③科举制 
④刺史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