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学者钱乘旦在其著作中说,在以现代化为主题的体系下,世界近现代史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其中,“在这个阶段上,社会进入全方位变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市场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官僚化;社会方面的世俗化、城市化;文化方面的商业化、大众化……”。下列现象发生在作者所说的“这个阶段上”的是

A.光荣革命、《人权宣言》、费城制宪会议
B.奥斯曼帝国扩张、印度莫卧儿王朝建立、中国满清入关
C.宪章运动、社会主义运动、1832年议会改革
D.工业生产比例降低、主权概念正在发生变化、妇女地位大大提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者在其著作《西方民主史》中写道:“对于19世纪以来的世界民主进程中的成功或不成功的后来者来说,英国方式使人羡慕,美国方式使人向往,而法国方式令人效法。往往是英国方式并不成功,便想起了法国方式。”下列各国民主进程的发展符合作者所说的“后来者”的是

A.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 B.十月革命后的俄国
C.19世纪60、70年代的德国 D.19世纪末的日本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写道:苏格拉底“抨击智者冒充热爱民众,实际上却是阿谀奉迎,反复无常。而伯里克利等政治家的错误在于,他们只是在满足公民的私欲中寻求其幸福和快乐。”材料主要反映了苏格拉底

A.关注兴趣从自然转向社会 B.主张由哲学家执政
C.对雅典民主政治丧失信心 D.力图重建道德价值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学者罗兹曼在其著作《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他们的指导观念大体上是从儒家政治观念的武库中拣来的,在内容上是复古的。他们的模式来自中国的历史,他们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人民的物质……有缺陷之处。”据此,材料中“他们”的实践是

A.创建继昌隆缫丝厂 B.奉孔子为制度变革的先师
C.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20年代中期,共产国际对当时中国革命有如下的评价:“孙中山及国民党‘希望在外国人眼里以一个与义和团运动毫无共同之处的、有声望的民主主义政党的姿态出现。’”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

A.孙中山不反对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思想
B.旧三民主义缺乏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C.辛亥革命由于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而失败
D.孙中山希望通过实行政党政治来改造中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明清时期

A.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 B.文化反思带有批判理性特点
C.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 D.儒家思想内部出现流派之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老子以为“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庄子也说:“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这些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有利于统治阶级重视君民关系的和谐
B.与政府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一致
C.形成了国民排斥钻研科技理论的心理
D.阻碍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变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宣告成立,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型区域合作模式。这种模式的特征不包括

A.安全先行 B.经济政治一体化 C.互利协作 D.大小国家共同倡导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感动中国”评委会曾对某位杰出人物有这样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就是(    )

A.袁隆平 B.钱三强 C.邓稼先 D.李四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末清初,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他的真实意图是(    )

A.限制君权 B.消灭君主制度 C.宣扬“天赋人权” D.维护中央集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对儒家的态度不用,但根本着眼点都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文化C.完善法律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在图书馆搜寻资料时找到了以下一组图片,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定的主题中,最恰当的是
   
继昌隆缫丝厂            张謇    1953年上海工商界全行业公私合营

A.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和新的春天 B.“实业救国”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
C.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困难重重 D.民族工业是近代中国的主体经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渐成报纸文章的熟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用这些名词命名。原名胡洪骍的胡适,也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取“适”字做了自己的表字和笔名。这反映了      

A.“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文化主流
C.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 D.实行制度变革的意识开始萌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照相、电影、漫画等视觉影像与文字媒介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影像伸出的触角,易于满足感官世界,这恰是文字媒介的限制
②影像可以化虚构为真实,其传播功能远超过文字,所以文字传播在现代社会已毫无意义
③每一种影像纪实的作者,有其主观意念需要解读,文字媒介仍是必要的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著名美术家王承利认为,中国绘画强调“意足不求颜色似”,西方绘画强调“度物象而取其真”。两者不同的绘画要求体现了中西文化深层次的差异。对比下列两幅画,这种差异主要是 

A.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异 B.专制统治与民主政治的差异
C.儒家自我道德人格要求与人文主义的差异 D.追求审美意境与反映现实生活的差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