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
A.重农抑商 | B.强调制度与秩序 |
C.厚古薄今 | D.重视道德与人伦 |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
B.“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
C.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
D.“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A.鸦片战争 | B.甲午中日战争 |
C.八国联军侵华 | D.抗日战争 |
从图1到图2体现了儒学有了怎样的发展( )
①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②完成了儒学哲学化、思辨化的过程
③更加强调伦理道德规范
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 |
阅读1934年长江流域四大航运公司轮船吨位数(百分比)对比示意图。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外国控制并垄断中国的内外贸易 |
B.中国水运交通近代化开始起步 |
C.洋务企业在列强排挤中求生 |
D.外国资本扩张制约中国社会发展 |
在世界近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下列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材料 |
结论 |
A |
意大利出现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和文艺复兴运动 |
资本主义制度率先在意大利确立 |
B |
马丁·路德提出“信徒皆为祭司” 思想 |
否定了教皇、教士的特权地位 |
C |
莎士比亚热情讴歌人是“万物的灵长” |
文艺复兴运动已经在世界范围扩展 |
D |
卢梭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
卢梭反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度 |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获得更多权利 |
一方面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灾难,另一方面又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近代史开始于南京,结束于南京”主要是因为( )
A.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变化 |
B.民族矛盾成为当时最主要矛盾 |
C.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遭到破坏 |
D.中国第一次被西方打败 |
以下条款引自中国近代四个不平等条约,按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为( )
①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之处,并独有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②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上海等五处港口。
③大清大皇帝允许以天津郡城海口做为通商之埠
④(朝鲜国)像中国所修贡献典礼,嗣后全行废除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③① | C.②③④① | D.③④②① |
当初次起义(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人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 口 口 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孙中山《建国方略》)“ 口 口”处应填
A.甲午 | B.戊戌 | C.庚子 | D.辛亥 |
上图是一幅民国四年的讽刺漫画:带着清朝乌纱帽,象征着帝王的龙,用其爪子钳住了象征着新生民国的年青人。这幅漫画反映了:
A.清朝残余势力卷土重来 |
B.立宪制度得到民众支持 |
C.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要性 |
D.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雄厚 |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是广西人,世代以烧炭种山为业,父母去世后,离家流浪,与人结伙护送洋货,交结不少两广江湖豪客。鸦片战争后失业回到家乡,做烧炭工人。杨秀清的“失业”,与某城市的开港有关。该城市应是:
A.广州 | B.上海 | C.天津 | D.南京 |
辛亥革命时期,湖北军政府的《湖北公报》在“发行凡例”中明确规定:“《湖北公报》为湖北法令公布机关……省城各司、处通行本省各县及其他公署并各团体之文书,均由《湖北公报》刊布,各司、处毋庸再以文书布告”……《湖北公报》记载了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可能会报道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 |
B.刊登的孙中山讲话可作为第二手史料 |
C.可能会刊登台湾架设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
D.报刊上的法令文件可作为第一手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