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著名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二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农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
B.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
C.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
D.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
《通典》载,“丁男给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亲王百顷.职事官正一品六十顷,郡王及职事官从一品各五十顷……云骑尉、武骑尉各六十亩”。这些措施
A.减少了财政收入 | B.实质是按照身份占田 |
C.阻止了土地买卖 | D.削弱人们生产积极性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
──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
材料三 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地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
材料四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
──《清世宗实录》卷57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
(2)据材料二、三归纳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有何反映?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有何消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传统经济的基本形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在近代逐步瓦解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判断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黄金时期出现的大致时间?
(3)20世纪20年代后民族资本家企业衰落下去,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下图所示是我国汉代出现的重要生产工具,该工具的出现直接有利于( )
A.一牛挽犁的普及 | B.播种效率的提高 |
C.耕土深浅的控制 | D.山地的开垦 |
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
A.我国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
B.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
C.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
D.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
由东汉太守杜诗创造,实现了供风形式的革命性变化,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这种装置当时主要应用于( )
A.灌溉 | B.制瓷工 | C.冶铁 | D.纺织 |
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们形象的反映了( )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
C.手工业纺织技术 |
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 |
宋代民谚称“苏湖熟,天下足”,明代中后期则称“湖广熟,天下足”,民谚的变化实际上折射了( )
A.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 B.江浙地区的经济衰退 |
C.湖广经济超越了江浙 | D.江浙经济结构的变动 |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对古代中国经济形态的主要影响是导致( )
A.自然经济的产生 | B.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
C.商品经济的活跃 | D.集体耕作方式的出现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农业文明,环顾世界,在所有的农业文明中,惟有中国文化发展得最细密、最精致、最富于情趣。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农业文明可以与它匹敌。
材料二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便属在所县.”
——桑弘羊《盐铁论》
材料三 郡城之东,皆习织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桥。什佰为伍,延颈而望,如流民相聚,粥后俱各散归,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676引《苏州府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
(3)材料三中“匠”与“主”之间的关系怎样?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关系”发展缓慢的政策原因。
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
A.男耕女织 | B.自给自足 | C.脆弱性 | D.连续性 |
春秋战国时,我国农业动力方面发生了一场革命,这指的是( )
A.铁器的使用 | B.牛耕的出现 |
C.铁犁的使用 | D.新型灌溉工具的出现 |
《吕氏春秋》中写道:“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这表明中国古代重视农业主要是为了( )
A.维护国家政权的稳定 | B.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 |
C.弘扬良好的社会风气 | D.保证人民的安居乐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