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地主占有大量良田,而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现象始终无法根治,这是因为( )
A.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
B.地主实力强大,专制王朝也无法控制 |
C.土地兼并是正常现象,即使是开明的政治家也会忽略这一现象 |
D.专制王朝禁止农民私自开垦荒地,只能耕种地主的土地 |
春秋时期,促进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
A.铁器、牛耕的使用 | B.社会人口的增加 |
C.国家分裂的影响 | D.统治阶级的提倡 |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主要推动因素不包括( )
A.石锄耜耕 | B.铁犁牛耕 | C.土地私有 | D.自耕农增多 |
如图,下列犁耕方法最早出现于( )
A.春秋战国 | B.秦汉时期 | C.魏晋南北朝 | D.隋唐时期 |
《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这说明( )
A.商周时期牛耕出现 | B.春秋时期出现牛耕 |
C.战国时期出现铁犁牛耕 | D.西汉时期犁壁发明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相对密闭的村落形态,为宗族的组织化提供了有利的“生存土壤”。该观点旨在强调( )
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
B.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
C.自然经济是宗族势力赖以生存的基础 |
D.乡土观念与世俗民风是宗族延续之本 |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光年间,山东人口突破了3000万。人口的增加使人均耕地只有3.68亩,同时,在清代的268年中,山东曾出现旱灾233年次,涝灾245年次,各种自然灾害之严重超过全国其他各省。……咸丰年间,“鲁捻”、幅军、长枪会军、文贤教军等起义烈火烧得山东“大半糜烂”,山东人的生存面临严峻的形势,到关东当“流民”就不足为奇了。
材料二 1937年七七事变后,出于扩大侵略战争的需要,殖民当局从山东等地诱骗和捕捉当地农民到东北的矿山等充当劳工,到1940年达到130余万人;1942年至1944年每年也有百万以上的华北劳工到东北。
材料三 建国初期,政府号召关内的人们主动到关外进行“垦荒建设”。据资料记载,1956年,仅山东省就组织了10余万青年开赴黑龙江。到60年代初期,山东农村又出现了一次自发的规模巨大的闯关东潮。
材料四 (山东移民的到来使关外)土宜稼穑,收获之多既倍于他省,粮价之贱亦丰于内地……山东人励精克己,商人互通缓急,恰如一大公司,其各商店则似支店,互相补给商品,以资流通。而在金钱上尤能融通自在,故虽有起而与之争者,终不足以制之也。满洲人及俄国商人固无论矣,亦退避三舍,不能与山东人抗衡。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分别概括晚清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山东人移民关东的原因。(4分)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两个时期山东人移民关东的性质有何不同?(4分)
(3)依据材料并结合历史知识,分析山东人移民关东的影响。(4分)
下列关于西周井田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B.诸侯臣下只能世代享用
C.土地不得转卖和买卖 D.直接耕种土地者要交纳租税
《左传》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记载,郑国和鲁国不经周天子同意,擅自相互交换了 枋田和许田。对此,周天子也只好默许。这说明
A.重农抑商政策确立 | B.土地公有制形成 |
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 D.井田制遭到破坏 |
《新全球史》言及古代中国某制度时说:“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A.改变了封建地主地所有制 |
B.损害了自耕农的利益 |
C.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 |
D.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
下列关于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拥有一定的土地和农具等生产资料
②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
③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交换
④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和手工制品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颜氏家训》说中国古代能够“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这说明
A.一般农家的男耕女织可以满足正常日用 |
B.家庭成员众多各行各业都有,一切生产生活所需都可自己解决 |
C.足不出户闭门,等商贩上门 |
D.农民的要求极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