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英美等国封锁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情况,苏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扶助各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 B.加强对东欧各国的政治控制 |
C.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 D.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
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 D.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
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点是
A.都是由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 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
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 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集团 |
下列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杜鲁门主义 ②“铁幕”演说 ③马歇尔计划 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①②③④ | B.③①②④ | C.②①③④ | D.④②①③ |
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地区的势力范围。使得那个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威胁,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北风的直接威胁”喻指战争方式 |
B.“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喻指冷战 |
C.古巴导弹危机属于“北风的直接威胁” |
D.马歇尔计划属于“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 |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提到:六国的欧洲无疑是不完整的。西部还有重要的空白,向东则遇到“铁幕”这一障碍,它(指铁幕)东面实际上正在形成另一个共同市场。“另一个共同市场”建立的目的是
A.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相对抗 |
B.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对抗苏联 |
C.促进欧洲各国的合作和发展 |
D.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自由贸易区 |
第二次是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
B.美、苏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 |
C.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冷战” |
D.苏联军事实力、国际地位提高,与美国争夺霸权 |
二战后初期,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有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③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④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947年,杜鲁门在美国国会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营垒:一个是“自由制度”,一个是“极权政权”。其中后者是指:
A.君主专制制度 | B.法西斯主义残余 |
C.君主立宪制度 | D.社会主义国家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冷战”下的世界 | B.大国博弈下的国际关系 |
C.第三世界的兴起 | D.社会主义的发展壮大 |
两极世界解体后,西方还有许多人没有摒弃冷战思维,如今的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冷战思维最本质的特点是
A.意识形态的对抗 |
B.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
C.用经济手段解决政治问题 |
D.依靠军事组织维护各自的利益 |
1947年12月19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上说:“我们的决议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欧洲人民的未来……将决定着他们是否生活在贫困之中,是否会对自私自利的极权主义者的威胁感到畏惧。”对材料理解正确的( )
①“决议”是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 ②“决议”的推行扩大了美国海外市场
③“决议”实质上要帮助欧洲复兴经济 ④“极权主义者的威胁”指共产主义的威胁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④ | D.①②③④ |
我国史学界曾就“二战后”某一事件的影响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和“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粘合剂”;另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分裂的“加速器”和“绝缘体”。这一历史事件是
A.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 | B.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
C.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 | D.北约的建立 |
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这里的“它”是指( )
A.铁幕演说 | B.杜鲁门主义 | C.马歇尔计划 | D.布雷顿森林体系 |
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这里的“它”是指( )
A.铁幕演说 | B.杜鲁门主义 | C.马歇尔计划 | D.布雷顿森林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