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
A.分封制的实行 | B.郡县制的实行 | C.察举制的实行 | D.科举制的实行 |
《史记·秦始皇本纪》里记录了秦统一六国后群臣进行的一场宫廷辩论: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延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了解了这场辩论的经过,请你想一想:
① 王绾与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② 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他采取“求其宁息”的措施是什么?对后世有何影响?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论及秦亡时曾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挺谪戍之徒,圜视而合纵,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秦之失,失之在政,不在于制,……。”
柳宗元这段议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你赞同这一观点吗?请论证你对这一论点的看法。
秦朝确立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①国家统一的需要②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③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④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秦始皇统治时期,“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主要表现在 ( )
①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
②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③皇帝控制了调动军队的虎符
④攻伐征战由皇帝亲自指挥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秦朝统一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这种“有利”主要是指
A.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 B.减轻了人民负担 |
C.创造了安定社会环境 | D.推广了农业生产经验 |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叔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 “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 B.推行郡县制 | C.攻打匈奴 | D.修筑长城 |
下列关于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造成秦朝的暴政,是历史的倒退 | B.维护封建社会正常统治秩序的需要 |
C.维护封建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 | D.皇帝控制了中央和地方的人事任免 |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下诏“使黔首自实田”,强调“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鼓励“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这些法令
A.刺激了小农经济的产生 | B.奠定了秦朝统一的法律基础 |
C.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 | D.导致了阶级矛盾激化 |
(2009年3月山东烟台市高三诊断)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
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 )
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在七国中实力最强 |
B.秦在统一过程中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 |
C.统一条件成熟,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
D.秦王的雄才大略和将领的英勇善战 |
隋与秦的统治的相似之处有①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的统一②都创立了新的统治制度③兴建了重大的、影响深远的的工程④实行暴政,导致农民起义爆发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