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学要撰写有关“坦克与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研究论文,下列哪些可作为直接相关的史料
①索姆河战役 ②凡尔登战役 ③德国突袭波兰 ④普罗霍罗夫卡战役
A.①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③ |
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80多年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曾这样评价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中,你最赞成的是( )
A.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B.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 |
C.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 |
D.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 |
1916年,德国发动了“使法国把血流尽”的凡尔登战役。这次战役是大战中
A.第一次大规模战役 | B.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 |
C.规模最大的战役 | D.最大的一次海战 |
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80多年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曾这样评价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中,你最赞成的是( )
A.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 |
B.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 |
C.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D.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 |
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西方衰落”的开始,刺激了西半球和远东的世界权力中心的成长。这里的“世界权力中心”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
A.美国和中国 | B.美国和日本 |
C.苏俄和日本 | D.苏俄和中国 |
有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1939——1945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这里的“意识形态之战”是指( )
A.独裁与民主主义 |
B.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 |
C.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 |
D.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 |
华盛顿会议召开时,国际形势的状况不包括( )
A.英、美、日海军军备竞赛日趋激烈 | B.日本利用战争时机独霸中国 |
C.美国代替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 D.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异常尖锐 |
《全球文明史》中写道:“在1914年的前不久,一位欧洲银行家试图推测欧洲主要国家的稳定前景,以便可以为将来进行明智的投资。他选择了3个帝国: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到1920年,他所有的赌注都失败了。因为他选择的3个国家都全部或部分地解体了。”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一战前的欧洲( )
A.银行家投机、投资极端谨慎以避免损失 |
B.民主思想并没有充分地深入民心 |
C.帝制不符合当时欧洲发展的时代潮流 |
D.保证国家稳定的前提是强有力的君主 |
菲舍尔的《称霸世界的利爪》一书中写道:“……1914年6月的这一事件为德国统治者长期准备的战争提供一个极好的机会……”这一事件是指( )
A.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身亡 |
B.英法对德宣战 |
C.美国宣布实施中立政策 |
D.俄国出兵巴尔干半岛 |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
②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
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
④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人类浩劫,但它并不能泯灭人类的良知。战后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兴起了和平主义、人道主义思潮。对上述言论评价正确的是( )
①这是对一战进行反思的重要成果
②这些反思能够避免战争和世界动荡局势
③这些反思标志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升
④这是一战积极进步作用的表现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
下面两幅图片是一战前后欧洲版图变化情况,通过观察并根据所学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①一战使奥匈帝国完全解体,丧失领土最多
②在解体的奥匈帝国领土上诞生了三个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
③德国虽然丧失了部分领土,但人口并未减少
④苏俄作为战胜国,其领土面积有所扩大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在西线上的重要战役有( )
①马恩河战役 ②凡尔登战役 ③索姆河战役 ④色当战役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③④ | D.②③④ |
下图是美国1821—1920年新增欧洲移民示意图。据图分析下面不属于这一期间移民因素的是( )
A.英国与美国的历史渊源 |
B.法西斯大规模迫害犹太人 |
C.躲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 |
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迁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