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北唐山的启新洋灰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工业。1934年前最高产量曾达27万吨,此后产量显著下降。1947年恢复到16万吨,1948年又跌至13万吨,并被征军用。1934年后该公司经营每况愈下的客观原因有( )
①资金少、技术弱、产品竞争力差 ②官僚资本压制和国民政府内战政策 ③日本的经济掠夺 ④美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阅读下表: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年份 |
占工厂总数比例 |
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 |
占工人总数比例 |
1937 |
16% |
4.4% |
7.3% |
1942 |
58% |
78% |
49% |
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有( )
①此现象的出现是受抗日战争的影响 ②表明西南西北的工业有了较大发展
③改变了中国经济布局不合理的格局 ④为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阅读下列材料:
(1)画面中的“阳光灿烂”应出现于什么时期?民族工业的“阳光灿烂”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社会影响?
(2)1927-1936年民族工业发展的情况是怎样的?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画面中“蛀虫”代表什么势力?“冰雹无情”反映了当时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
(4)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并指出其根源。
1945年,8年抗战取得最后胜利。但在大后方四川,却出现了“胜利爆竹一响,工厂陆续关门”的景象。永利公司经理李烛法无奈地称:“当年艰难辛苦而去,今日倾家荡产而回。”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官僚资本的重压 | B.外国资本的侵蚀 |
C.封建官府的排挤 | D.民族资本经营不善 |
1937年以前,重庆只有大小工厂39家,1939年增至84家,到1944年底多达1518家。这种增长状况表明
A.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 B.重庆沦为日本的战时工业基地 |
C.抗战促进我国西南工业的发展 | D.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成就显著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材料二 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不包括矿山)
(单位:家)
年份 |
民国 元年 |
民国 二年 |
民国 三年 |
民国 四年 |
民国 五年 |
民国 六年 |
民国 七年 |
民国 八年 |
数量 |
17 |
37 |
37 |
50 |
33 |
34 |
29 |
23 |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农商部的统计
材料三 下面是1933-1936年中国(国民政府)轻工业月平均生产指数增长表:
注:1933年月平均生产指数为100。
材料四 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
(2)根据材料二,分析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
1943年6月7日.《申报》刊登的《商业利润与大众生活》一文中称:“限制利润,为统制经济主■(注:原文无法辨识)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安定民生,为战时经济政策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因此,上述两种条件的配合,乃是其绝对的必要性。”文章宣传了当时在上海等地推行的经济统制政策,这种政策
A.利于日本掠夺中国战略资源 | B.加速了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
C.有利于市场繁荣和民生改善 | D.限制利润符合中国大众的要求 |
2007年6月,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开平碉楼主要由近代旅美、旅加华侨兴建。据统计,1921年至1931年开平共建碉楼940座,占总数的51.2%,而1932至1942年,开平只建碉楼114座,占总数的6%。1932至1942年碉楼兴建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①日本对华侵略的不断加深;②欧美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③西方国家经济萧条;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衰退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935年以后,中国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其原因是
①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②中国人民开展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创造的机遇
③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币制改革”对生产的刺激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的货充斥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1946年7月8日《解放日报》的这段话反映了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自然经济的抵制 …………………… |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 |
C.封建统治的阻碍 …………………... | D.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
1948年4月2日《东北日报》报道,国民党统治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大批工厂又纷纷倒闭,仅去年上丰年倒闭之工厂商号,即达一千六百余家”。这一时期“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的原因有
①政府征收苛捐杂税 ②日本军队的残酷掠夺
③官僚资本垄断经济 ④美国对华倾销商品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匡仲谋(1877~1956),出生于江苏无锡杨墅园匡村。1902年在沪独资开设亚东棉业公司……鉴于日货充斥市场,民族工商业岌岌可危,匡仲谋于民国15年在上海开办‘蓬莱国货市场’。……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蓬莱市场被日军焚烧,给匡仲谋以毁灭性打击。抗战胜利后,匡仲谋东山再起,再度开设蓬莱商场。”与上述材料相吻合的史实不包括
A.亚东棉业公司的开设折射出清政府已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B.“莲莱国货市场”首次开办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处于短暂春天 |
C.日本的全面侵华,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受到了沉重打击 |
D.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的力量之一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美、日三国对华贸易变化表(增长率)
国家 |
1895年 |
1899年 |
1913年 |
1918年 |
1921年 |
英国 |
|
11.7% |
11.4% |
8.5% |
11.8 |
美国 |
|
9.5% |
7.6% |
12.8% |
17.3 |
日本 |
3% |
11.5% |
19.5% |
38% |
25% |
材料二 观察下列图表:
材料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还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卢新建主编:《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历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英、美、日三国在20世纪初期对华贸易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简要指出“初步发展”和“日益萎缩”两个阶段的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简要探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