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制度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A.皇帝与统军大将的矛盾 |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
C.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
D.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
《元史》载:“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下列选项中符合“大新制作”的是
A.“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 B.“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 |
C.“有行省,统郡县,镇边鄙” | D.“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 |
在选官用人方面,科举制较之九品中正制公平。因为在科举制下选拔的官员
A.都是具有治国才能的人 | B.都是中小地主出身 |
C.大多出身于农民 | D.依据的标准相对客观 |
“此时中枢部门的分立,主要由其处理的政务范围不同所决定,而不取决于或出令、审覆、执行的程度环节分工。……基本上按照所处理政务的范围——民政、军政、财政,以依事系任为原则进行事权分割。”上述材料中的“此时”是指
A.秦朝 | B.唐朝 | C.宋朝 | D.元朝 |
韦伯说中国在“长达12个世纪的时间里,人们的社会地位概由其官职决定,而不是由其财富决定。而获得做官资格的又是由其所受的教育决定。”形成这种局面的制度保障是
A.宗法制 | B.察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
黄仁宇在论及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这里“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制是指
A.郡县制 | B.郡国并存制 | C.州郡县交错管理 | D.道州县制 |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反映出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的重大创新是
A.实行郡县制 | B.建立宗法制 | C.设立节度使 | D.推行行省制度 |
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政策规定拒招不孝敬长辈的学生,不禁令人想起古代以“孝廉”选拔人才的制度。这种制度是( )
A.谏议制度 | B.世官制 | C.察举制 | D.九品中正制 |
元史记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中的“内”是指
A.中国境内各省区 | B.大都及其周边的河北、山西、山东三省 |
C.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 D.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
下列现象发生于北宋的是
A.相秉社稷之重,总百僚之任 |
B.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献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 |
C.阁臣职参机务,今止票拟,而裁决归近习 |
D.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
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其政治作用是
A.保证京师的财政供应 | B.使地方丧失割据的经济条件 |
C.为抵抗少数民族的进攻筹措军粮 | D.防止人民反抗 |
下列属于宋朝分割宰相权力的举措有
①设立刺史 ②增设参知政事 ③设立中书省 ④设立枢密院 ⑤设立三司
A.②④⑤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⑤ | D.②③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