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14分)
材料一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将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在哈佛大学演讲
材料二   1950年春,让·莫内(“欧洲之父”)提出:由于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期,即将结束的马歇尔计划不可能延长;联邦德国成立引发法国公众舆论开始担忧德国威胁的重演……让·莫内敏锐地感觉到,上述因素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欧洲走向联合的机遇……1951年……坚冰已经突破,更广泛的欧洲联盟的前景出现在地平线上。
——崔永元《“欧洲之父”的思想及其亚洲启示》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对此出现了以下两种议论、看法:
看法一:“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业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刘心武《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看法二:见下图漫画(经济全球化)

材料四   1958年,张闻天向中央写报告,申请1959年上海办世博会。建议如石沉大海,没有结果。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第四十一届世博会,中国大步与大度地走向世界,并邀请世界走向我们。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歇尔计划”实施的背景和目的。(4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国家突破“坚冰”、走向联合的因素有哪些?(4分)
(3)选择材料三中任一看法,依据材料概括其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3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闻天的建议石沉大海的原因。(3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民主党人杜鲁门认为,在世界上任何地区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无论是通过直接侵略还是间接侵略,将极权主义政权强加给自由国家人民,都破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从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美国要担当“世界警察”的责任,“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就可能危及世界和平”。“杜鲁门主义”是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为贯彻杜鲁门主义的原则,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0年发动朝鲜战争,威胁中国,导致中美关系紧张。
材料二   1969年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关国总统时,美国二战后两度介入战事的恶果在国内日益突显,再加上美苏争霸的态势以及世界局势的变化,迫使60年代末的美国对外战略已到了非调整不可的地步。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出访途中提出美国在亚洲的新政策,其要点是:越战结束后,美国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并恪守业已承担的条约义务。但除非受到核大国的威胁,美将鼓励其亚洲盟友自己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的责任。1970年2月8日,尼克松在向国会提交的第一篇国情咨文中,把只是针对亚洲的新政策正式发展为美国新的全球战略即“尼克松主义”,宣布要以“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三原则作为尼克松主义的“三个支柱”。其内容是:美国从实力地位出发,通过对话和谈判稳住苏联;承认西欧、日本同美国的“伙伴关系”,来获得盟国的支持,牵制苏联,达到战略收缩的目的;同时利用中苏矛盾,制约苏联,使美国在外交上有更大的主动权。并指出,其中心点是,美国将不再承担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赵平安、张仲明等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政治
和国际关系》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杜鲁门主义”和“尼克松主义”的异同。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尼克松主义”出台的历史背景,并简析其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各种政治力量都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材料一  1946年6月出版的《再生》第118期上,发表了张东荪的《一个中间性的政治路线》一文,这是这一时期正式提出中间路线的较早的一篇文章。张文说:“中国必须于内政上建立一个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中间的政治制度。”这个中间性的政治制度就是调和美苏二者。“亦就是:在政治方面比较上多采取英美式的自由主义与民主主义;同时在经济方面比较上多采取苏联式的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从消极方面说,即采取民主主义而不要资本主义,同时采取社会主义而不要无产专政的革命。我们要自由而不要放任,要合作而不要斗争。不要放任故不要资本家垄断,不要斗争故不要阶级斗争。”
材料二 施复亮提出:“中国中间阶层的历史,是要建设一种新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而其斗争的方法和态度又是和平的、渐进的,在本质上而且是改良的。”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中间路线”的主张。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间路线”的主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
材料一 厄内斯特·梅在1984年的一篇论文中说:二次大战后,美苏两国注定会成为对手……1945年以后两国关系不可能出现任何缓解……传统、观念、感情、习俗各方面都刺激着敌对状态的出现,两国均没有足够力量避免这种冲突。
——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材料二 到五十年代中期,美苏经过实施一系列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敌对政策和措施,终于酿成拥有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体系、军事组织和地缘政治版图的两大集团的全面对峙,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
——牛军《冷战的起源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 冷战并非只是美苏之间的对抗;而是由形形色色的冲突对抗组成的,至少有四个:工业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世界的商业中心与提供市场与原料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但由于苏联分裂成许多独立的小国所产生的民族与经济问题仍给世界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冷战仍在继续。
——沃尔特·拉菲博尔《冷战结束了吗?》
材料四 二十一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
——程广中 汪徐和《两霸争雄:美苏冷战后及后冷战时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美苏注定会成为对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怎样对待对手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二次大战后到五十年代中期,国际格局发生了怎样的演变?六七十年代,又有什么新变化?
(3)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材料三的作者为什么说冷战仍在继续?据材料四,分析个别大国还能在世界上建立霸权吗?请说明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国际会议以“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主要议题,可以说是第一次提出了南南合作的思想,为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开辟了道路。这次会议最有可能是

A.1954年日内瓦会议
B.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C.1955年亚非会议
D.1971年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重要事件及其推论最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19世纪中后期电讯事业迅猛发展
世界各地联系更为紧密
B
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定签署
美国的工业、金融实力居世界首位
C
1961年不结盟运动诞生
亚非国家开始形成联合反帝反殖斗争的格局
D
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
经济区域化阻碍经济全球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提到:“由于在安全上依赖它强大的盟国,日本在政治上受到了掣肘。那个强大的盟国恰恰是全球安全的主要维护者又是日本在经济上的主要对手。”下列能够支持该观点的有(  )
①二战结束后,日本采取低姿态,外交上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
②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美之间贸易摩擦比较频繁
③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④冷战结束后,日本在欧美面前以“亚洲代表”自居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个世界”是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力量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曾出现了以下两种观点:

比较材料中的两种观点,提取两个有关“三个世界”划分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斯拉夫总统约瑟普·布罗兹·铁托(Josip Broz Tito,1892-1980)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开创者,也是冷战时期一个重要组织主要的发起者和组织者。这个组织“它阐明了当代世界的矛盾以及国际关系不稳定的原因,并力主消除这些矛盾和原因。它要求通过和平途径来解决紧迫的国际问题。”这个国际组织是(   )

A.联合国 B.欧共体
C.不结盟运动 D.华沙条约组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冷战时期,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一个由美国领导的最富裕和民主的社会集团,同一个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贫穷一些的集团展开了竞争,还有一个部分…。”与“还有一个部分”最相关的是(  )

A.欧共体 B.欧盟 C.不结盟运动 D.日本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弗兰克曾说:“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他在此处强调的是

A.彻底否定欧洲中心论
B.要以发展的观点看待欧洲史
C.要以整体的观点看待世界史
D.要以反殖民主义的态度看待欧洲史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全球通史》指出:“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一一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这段材料中“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的寓意是(  )

A.世界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B.两极格局已被打破
C.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已经形成 D.世界格局已形成“一超多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提出: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关系特点表现为军事上的两极、经济上的三级和政治上的五极。下列表述能体现该学者观点的是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B.日本成为了政治经济大国
C.中国改革开放实力显著增强
D.欧洲联盟一体化发展迅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说明要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土耳其;宣称世界又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因而“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的政府企图的自由民族”,他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并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材料二   尼克松说:美国不再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在涉及其他形式的侵略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的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的、经济的援助。但我们指望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防务提供人员的主要责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
材料三   美国总统卡特1980年1月在国情咨文听提出:“外部势力攫取控制波斯湾地区的任何企图,都将被看作是对美国根本利益的进攻。对于这种进攻,美国将使用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任何必要手段,予以击退。”……这是对尼克松主义以来美国推行避免卷入局部的地区性冲突政策的一种修正。
――《战后国际关系》
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杜鲁门主义的核心是什么?
(2)材料一、二表明,美国的对外政策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表明美国的对外政策与材料二相比有什么变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6年4月6日哈里·杜鲁门在芝加哥发表演讲:“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他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1947年)
材料二   1958年当选法国总统的戴高乐毅然抛弃法德宿怨,l963年1月22日,双方签订了《法德合作条约》。1964年1月,又冲破美国设置的反华阵线,与中国建交。1966年3月,戴高乐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法国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10月北约理事会被赶出法国。翌年3月,一切外国驻法部队均被赶出法国。
——摘编自《世界当代史》等
材料三   周恩来总理:……这几年,戴高乐将军当政,做了一些工作,特别是在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方面采取了勇敢的步骤。有些大国可能不高兴。我们觉得,一个国家应该如此,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涉,因为一个国家的事务只能由这个国家自己解决。
——《关于中法建交问题(一九六三年十月二十三日》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领导世界的基础,并归纳美国领导世界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法国挑战美国霸权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戴高乐总统的措施与中国的外交思想有哪些相同之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多极化趋势加强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