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来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时间 |
茶叶 |
生丝 |
鸦片战争前 |
5000(年平均值) |
5000(年平均值) |
1846年 |
7010 |
13220 |
1850年 |
8919 |
23040 |
1854年 |
14122 |
62896 |
A.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D.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炳烛里谈》载:“道光年间,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衣有洋绉……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这一现象表明
A.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渗入中国 | B.外国各种商品充斥中国的市场 |
C.近代中国的社会风俗已经欧化 | D.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 |
清朝文人管同(1780—1831)在其著作《禁用洋货议》写到:“数十年来,天下靡靡然争言洋货,虽至贫者亦竭蹶而从时尚”。其言论说明了
A.鸦片战争后洋货大量涌入中国 |
B.洋货输入使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
C.清朝政府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 |
D.清朝文人思想观念的保守落后 |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下列对材料理解有误的是
A.洋布比土布更具竞争优势 | B.通商口岸被卷入世界市场 |
C.中国传统手工业彻底破产 | D.反映了英国对华商品输出 |
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
下为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对该表所含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 B.洋务经济兴起 |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 D.农民负担减轻 |
在19世纪后半叶,棉纺织品始终列为中国进口商品中的重要项目。1874年至1894年20年间,洋布进口值增长88.4%,洋纱进口值增长将近986.7%。以上现象表明
A.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 | B.传统手工业仍有抵制能力 |
C.中国棉纺织业取得较快发展 | D.自然经济被彻底破坏 |
分析下列表格数据:1840年前与1865年、1894年中国生丝销量( )
时间 |
总销售量(万包) |
出口量(占总量%) |
内销量(占总量%) |
1840年前 |
6.4 |
0.9(14.06%) |
5.5(85.94%) |
1865年 |
10.1 |
4.2(41.58%) |
5.7(56.43%) |
1894年 |
16.02 |
8.23(51.94%) |
7.7(48.06%) |
下列各项中对上表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A.生丝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B.中国生丝业已经普遍使用机器生产
C.中国生丝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逐渐增强
D.中国生丝业发展仍然非常缓慢
人们经常用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来论证本国的国际地位及发展方向。但也有人以1840年中国的GDP是世界的33%,但之后就逐步沦为半殖民地;而1949年中国的GDP虽是世界的6%,却赢得了真正的独立并逐步走向大国这些史实来反对GDP决定论。据此,下列该现象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A.决定GDP变化的经济性质才是真正决定国家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
B.GDP的确能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可以证实国家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
C.GDP的国际地位变化趋势经常与该国国际地位变化趋势成反方向 |
D.GDP只能反映当时经济状况,故不能反映国家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史实 |
结论 |
A |
梭伦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一切成年的雅典男性公民皆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删。) |
梭伦改革使雅典男性公民在政治上获得了平等的权力。 |
B |
在湖北江陵楚国郢都的墓葬遗址中,发现了刻有“越王鸠浅(勾践)自乍(作)用(剑)”铭文的宝剑 |
墓葬所在地曾经处于越国的疆域范围 |
C |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原遍于县市,自西洋以风火永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
中国传统纺织业受到严重冲击 |
D |
1953年12月,我国5.7亿人参加了基层选举,共选出基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5669144人 |
我国基层民主得到加强和扩大 |
近代《青浦县乡土志》载:“自租界北辟,男以鬻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矣。”这表明( )
A.千古变局催生救亡图存 | B.坚船利炮加剧民族危机 |
C.纲常礼教束缚妇女解放 | D.工业文明冲击传统思想 |
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的过程中,清政府陨落了。但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清政府也不断地进行自我拯救,力求跟上工业文明的脚步。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禁政策的实施表明清政府自我拯救的决心 |
B.洋务运动的开展说明清政府完成了自我拯救 |
C.维新变法运动使自我拯救深入到制度的层面 |
D.护国运动加速了清政府自我拯救的步伐 |
五口通商之后,洋商从中国收购的农副产品,以丝、茶为大宗。受丝、茶大量出口的 影响,都分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上述历史现象
①使中国完全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使中国经济对外国资本的依附性增强
③促进了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竹枝词是风土诗的一种,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如要研究近代上海开埠后的商业活动,可选用的竹枝词是( )
A.“邑志详陈旧土风,镇升为县百年中。田家妇女帮农作,镇市夫男晓女工。蓬首晨兴遥人市,归家手挈米和盐。” |
B.“南北分开两市忙,南为华界北洋场。有城不若无城富,第一繁华让此方。” |
C.“菜圃瓜畦拓百弓,杭家村北夕阳红。楝花倒覆三间屋,酒幔低垂十里风。” |
D.“北口山头民力忙,耕牛无恙乐平康。一鞭残照吹横笛,蚕豆青青麦半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