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时期(年)
乡民迁出总人数
迁至他乡种田人数
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
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
1820—1849
29
29
0
0
1850—1879
72
15
49
8
1880—1911
156
0
118
38
1912—1939
473
0
77
396

①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主要是由农村到城镇、国外
②导致乡民迁居谋生的原因主要是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③离乡谋生的居民职业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④出国谋生的人数激增是由于晚清政府的沉重剥削和压迫
以上分析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光绪十二年(1886)江西巡抚德馨奏折上说:“兼之洋糖盛行,土糖碍销,各糖行多有亏折歇业,糖油二宗,大为减色。”这主要表明(   )

A.洋糖垄断中国糖市场 B.工业洋糖具有优势
C.洋糖深受中国人喜爱 D.中国糖油质量较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近代中国茶叶新式销售渠道示意图,该流程图反映出

A.茶叶出口数额远超内销 B.外国商人在华合法设厂
C.外销型农产品形成规模 D.自然经济体系完全解体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示意图”,其中反映官僚资本主义发展的曲线是
                                                                                        

A.② B.③ C.④ D.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中学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史学范式来认识历史,以“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开放”为例,以下认识中符合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史观、文明史观的项目顺序是
①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②它是近代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前沿阵地
③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标记
④它使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

A.③①②④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①③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

A.英国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B.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
C.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 D.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后期,青岛、烟台开埠通商,引发了山东省经济结构的调整。下表是章丘、济阳在20世纪初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百分比变化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1900年
1915年
1920年
1924年
山东章丘
0.1%
35%
45%
50%
山东济阳
0.2%
15%
25%
40%

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②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③两地经济融入世界市场         ④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有:
①自然经济出现瓦解           ②外国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③外资企业在中国开始出现     ④白银开始大量外流

A.①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描述到:从1640年到1840年,西方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而同一时期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千上万转辗沟壑的小农、高谈性心理义的士人。当时的中国社会出现的现象不包括(  )
①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②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近代工业兴起 ④中外文化有所交流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1840~1920年中国棉纺织业消费棉纱情况示意图。对该图相关信息理解准确的是

①l9世纪中期传统纺与织结合紧密②土纱遭到了国内外机制纱的排挤
③近代工业和传统手工业竞争并存④外国棉纱进口数量呈现逐年上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50年代初,一个在中国三个省份住了十年的英国人说道:“我还没有看见过一个靠劳作生活的中国人穿过一件用我们的布料做的衣服。”这说明   

A.外国商品没有进入中国 B.外国商品价格昂贵
C.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 D.中国经济独立于世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  单位:镑

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晚清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在数量上有所发展,但这是在殖民主义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基础上实现的。以下各项对这一过程在中国所造成的影响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促进了新的生产方式的传播
C.造成我国资源的大量流失 D.农业商品化的进程受到阻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茅盾的小说《春蚕》写到:“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瓦解 D.列强凭借特权打开中国市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自中国购茶,卖至美国,买回棉花,并以鸦片卖至中国。”这种情形主要发生在

A.17世纪前期 B.18世纪前期 C.19世纪前期 D.20世纪前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苏联解体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