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1865-191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状况统计表
年代 |
进口 |
出口 |
平衡 |
1865年 |
55,715,458两 |
54,103,274两 |
–1,614,184两 |
1875年 |
67,813,247两 |
68,912,929两 |
+1,109,682两 |
1885年 |
88,200,018两 |
65,005,711两 |
–23,194,307两 |
1895年 |
171,686,715两 |
143,293,211两 |
–28,402,504两 |
1905年 |
447,100,082两 |
227,888,197两 |
–219,212,549两 |
1911年 |
471,503,943两 |
377,338,166两 |
–94,165,777两 |
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是
A.1865年中国出现贸易逆差主要与欧美国家大量走私鸦片有关
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逆差呈现加剧倾向
C.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列强对华侵略加剧,其压制使得中国民族工业越来越落后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在厦门,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美国商品的盲目输出 | B.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
C.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 D.中西消费观念的差异 |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
A.实业救国 | B.工商皆本 | C.重利轻义 | D.重商轻农 |
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纺织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 B.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市场 |
C.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工业 | D.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 |
下列图片直接反映的信息是
A.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
C.近代企业在中国的出现 |
D.自然经济在中国的逐步瓦解 |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人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面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该材料从本质上表明( )
A.商品输出是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
B.列强侵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
C.列强侵略导致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D.西方侵略造成中国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
五口通商后,福建武夷山的特产茶叶行销海外,山民纷纷伐木铲草种茶,使得“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但“外洋印度产茶日多,(武夷茶)行销日滞”,又因外商控制了价格,最终武夷“市疲山败”。这说明了( )
①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生态环境被破坏 ③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使武夷山茶叶失去海外市场 ④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如果为下图选择一个图题,最为贴切的是( )
A.“清王朝自救运动” | B.“近代工业的起步” |
C.“实业救国的浪潮” | D.“民族工业的春天” |
1846年据时人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以上材料反映的是( )
A.家庭手工业的破产 | B.松太的棉纺织水平下降 |
C.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 D.手工棉纺织品价格下降 |
我国晚晴状元,著名实业家张謇在19世纪晚期创办的著名企业是
A.上海发昌机器厂 | B.继昌隆缫丝厂 |
C.南通大生纱厂 | D.江南制造总局 |
一位英国人说过,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中英纺织品贸易矛盾 | B.中英机器进口矛盾 |
C.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 D.中英贸易入超激化矛盾 |
鸦片战争后,导致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强的主要原因是( )
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
B.棉花、花生和茶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
C.自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
D.买办和买办化商人的出现 |
下列体现洋务派“求富”主张的实践活动是( )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 B.开办轮船招商局 |
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 | D.设立农工商总局 |
洋务运动被称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主要表现在( )
A.最早使用机器生产 | B.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 |
C.主张政治体制改革 | D.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戏词所反映的我国古代经济模式是何时开始解体的
A.明朝中期 | B.清朝中期 | C.鸦片战争以后 | D.辛亥革命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