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苏联搞了许多年也未完全弄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材料表明邓小平基本肯定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 D.以工代赈 |
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 )
A.由苏维埃国家掌握一切经济命脉 | B.在一定范围内恢复了资本主义 |
C.经济建设依靠广大工农劳动群众 | D.在经济建设中以计划经济为主 |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制定新经济政策的基本依据是
A.从俄国国情出发 | B.利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
C.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 | D.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
“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与苏联哪一政策有关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工业化政策 | D.农业集体化政策 |
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在于( )
①维护了广大农民的经济利益 ②最大限度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 ③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④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恢复发展经济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反映出
A.农民得到土地的喜悦 | B.农民对余粮收集制的不满 |
C.农民对征收粮食税的不满 | D.农民对建立集体农庄的不满 |
三农问题是各国政府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回答18—19题。
1921年,苏俄以粮食税取代了余粮收集制
A.使农民失去土地 | B.增加了农民负担 |
C.只照顾了国家利益 | D.兼顾国家与农民利益 |
与人民公社体制相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改变了土地所有权 ②转变了经营方式 ③调整了分配方式 ④取消了粮食税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列宁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政策。他说的“改良主义”是指
A.实行国家粮食税 | B.利用市场和资本主义 |
C.实行余粮征集制 | D.建立公有制经济体制 |
1918年苏俄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100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A.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 |
B.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
C.真的。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人们只能去买 |
D.真的。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 |
一部描写1919年苏俄人民抗击协约国和国内白匪的电影,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A.一位农民牵着几头羊到集市上去卖,与一位买主讨价还价 |
B.几乎所有的工厂都注明“苏维埃国有”字样 |
C.老百姓的生活用品由政府定期发放,他们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
D.成年人每周都自觉参加一天义务劳动 |
苏联早期领导人布哈林曾说:“我们过去以为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却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联)实行的哪一经济政策体现了这一思想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斯大林经济体制 | D.赫鲁晓夫改革 |
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路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路”主要得益于
A.优先发展重工业 | B.新经济政策 |
C.农业集体化运动 | D.斯大林模式 |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尝试”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工业化运动 | D.农业集体化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