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提纲》被称为十月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主要是因为它( )
A.给予俄国人民“和平、土地和面包” | B.提出由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
C.确定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方针 | D.确定和平过渡的方针 |
1917年4月,列宁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主张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1917年7月,列宁又提出取消“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代之以“夺取政权”的口号。列宁政治主张发生转变的历史背景是( )
A.《四月提纲》的发表 |
B.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 |
C.临时政府统治危机加深 |
D.布尔什维克党对局势认识不清 |
下面是1919年某地几个长工的闲话。他们谁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A.张三:还是人家俄国好,城里人吃、穿、用,国家统一发给,不用自己花钱去买 |
B.李四:说的也是,听说人家俄国的农民,有自己的地,可我们还要给地主干活 |
C.刘五:我觉得俄国不好,农民虽然有自己的地,可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余粮都得给国家,不许卖 |
D.王六:谁说余粮不许卖,听说人家列宁专门通过了一项法令,鼓励买卖自由 |
十月革命时期的《真理报》副主编季诺维耶夫曾说:“二月革命胜利后,弗·伊(列宁)带着整个革命的现成政治图纸回到俄国。”“现成政治图纸”指的是
A.俄国退出世界大战 | B.发动七月革命 |
C.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 D.建立苏维埃政府 |
“专制、愚昧、黑暗、落后……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
A.否定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 |
B.促进了俄国社会转型的迅速完成 |
C.开创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道路 |
D.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 |
1917年11月10日,上海《民国日报》在《突如其来之俄国大政变》报道中写道:“美克齐美党(过激党)占据都城”,“彼得格勒戍军与劳动社会已推倒科伦斯基政府”等。此报道
A.见证了二月革命的胜利 |
B.说明了沙皇政府被推翻 |
C.说明了十月革命的成功 |
D.赞扬了十月革命的意义 |
在早期现代化理论中。人们往往把“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从模式上突破了早期现代化理论的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B.十月革命的胜利 |
C.“二月革命”的爆发 | D.巴黎公社的成立 |
1917年4月,列宁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主张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1917年7月,列宁又提出取消“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代之以“夺取政权”的口号。列宁政治主张发生转变的历史背景是
A.临时政府统治危机加深 | B.布尔什维克对夺权政权方式存在分歧 |
C.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 | D.布尔什维克对苏维埃影响力发生变化 |
1917年4月16日,列宁从流亡地回到了彼得格勒,向布尔什维克党和革命群众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这就是
A.《和平法令》 | B.《四月提纲》 |
C.《土地法令》 | 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
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书中,在描绘列宁在1917年4月,坐着一列封闭的列车,转道芬兰回到彼得格勒时,他这样写道:“这趟风驰电掣的封闭列车犹如一发炮弹,乘坐在里面的人物犹如威力强大的弹药,这一炮摧毁了一个帝国,一个旧世界。”茨威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列宁领导的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
B.列宁领导的革命极大的震撼了世界资本主义统治的秩序 |
C.列宁当选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对资产阶级是沉重的打击 |
D.以列宁为代表的苏维埃政府宣布退出一战,协约国集团分崩离析 |
1917年4月,列宁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主张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1917年7月,列宁又提出取消“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代之以“夺取政权”的口号。列宁政治主张发生转变的历史背景是( )
A.临时政府统治危机加深 | B.布尔什维克对夺权政权方式存在分歧 |
C.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 | D.布尔什维克对苏维埃影响力发生变化 |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
“布尔什维克力图领导并直接参加了两个群众的革命斗争,但尚无足够力量使自发的革命洪流完全置于自己的影响之下。这次革命的结果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材料反映的革命事件
A.通过和平方式获得了胜利 | B.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C.导致苏俄退出了世界大战 | D.遭到临时政府的武力镇压 |
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 | 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 |
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 | 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