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A.《海国图志》 | B.《资政新篇》 | C.《天演论》 | D.《变法通议》 |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对此言论最恰当的提炼是
A. | 反抗侵略 | B. | 中体西用 | C. | 政治改良 | D. | 全盘西化 |
它“虽宣言变法,却专事练兵购械等项,不知本源,只变事不变法”。“它”是指
A.洋务运动 | B.维新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姚荣所著《康輶纪行》一书介绍了
A.我国西北边稠地区的历史地理 |
B.我国西南边稠地区的历史地理 |
C.世界各国的政治军事制度 |
D.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 |
洋务派曾提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以期“师夷长技以自强”,这是:
A.儒家思想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 B.对儒家思想在新环境下的某种否定 |
C.肯定儒家思想安邦定国的重大作用 | D.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的原因不包括
A.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 |
B.中西方之间的联系加强 |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D.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先进分子研究并介绍世界知识所致 |
《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 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 |
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 | 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
梁启超在评清代学术时说,清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1821~1861年)以后之学新。 这里的“新”指的是
A.学造器物 | B.仿行制度 |
C.提倡思想解放 | D.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的着眼点在于( )
A.新思想新文化 | B.历史地理方面 | C.社会制度方面 | D.军事技术方面 |
晚清时,一些学者发表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曾廉认为,“中国一切皆非为制度之不良,而但为人心之败坏而已”。叶德辉说:“与其言变法,不如言变人。”徐致祥认为“变人”之道无他,只须给皇帝开经筵讲理学就行,因为孟子说过“一正君而国治矣”。下列主张与三人思想一致的是
A.“祖宗之法不可变” | B.“变者古今之公理” |
C.“托古改制” | D.“中体西用” |
俾斯麦在论及中日两国学习欧洲时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本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国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也!”这些“中国人”是( )
A.顽固派 | B.洋务派 | C.维新派 | D.革命派 |
某一史学家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对题干所述“当时事件”的相关理解和认识,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渔”胜过于“鱼”,学习西方,要讲究策略 |
B.尽管不够全面和彻底,但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
C.从中可看出,作者对“当时事件”评价不太高 |
D.折射出了“当时事件”学习西方认识上的偏差 |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人把西方人贬称为“夷”,但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把“夷”都改作“洋”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
章开沅认为:中国人对待外来文化经历了从“愤悱”到“讲画”再到“变力”的过程,认识上从情感走向理性,实践上变革的动力和力度也在逐步深化。其中“愤悱”、“讲画”、“变力”所代表的派别顺序正确的是
A.顽固派/洋务派/革命派 | B.革命派/顽固派/洋务派 |
C.洋务派/革命派/顽固派 | D.顽固派/革命派/洋务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