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中叶,欧洲天主教耶稣会开始派传教士在广州附近、澳门传教,后利玛窦等来华,先后在肇庆、韶州、南京、南昌、北京等地传教。利玛窦传教方式是知识传教,他把带到中国、或在中国自制的奇器有西洋镜、自鸣钟、地球仪、干罗经、世界地图及精美的油画圣母像等公开展出,吸引乡绅、官僚士大夫,所宣传的西学涉及天文、历算、地理、数学等方面,这都与中国社会特别是君主专制需要有关。明末清初,西学传播范围,主要限于士大夫中间,如徐光启、李之藻、扬廷筠、王征、王锡阐、杨文鼎等,他们与传教士合译了许多西方著作。1775年,耶稣会被解散,西学传播第一阶段结束。
——摘编自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等
材料二
1807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东来,是第一个新教来华传教士。……揭开第二阶段西学东渐序幕。鸦片战争结束后,传教士的活动从南洋转移到中国东南沿海。从1843年到1860年,香港的各通商口岸出版西书434种,其中宗教类329种;属于天文、地理、数学、医学、历史、经济等方面的有105种。这一时期,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主动的了解、吸纳西学,有的以独立身份参加译书工作。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文化渗透从沿海向内地更大范围扩展。从1860年到1900年,各种新式学校、教会医院以及报纸、杂志等宣传媒体大量涌现,西学影响扩大到社会基层。由于洋务运动兴起,政府开始主动吸纳西学,翻译、介绍西方兵工文化、科学技术,成为中国输入西学的主体部分。甲午战争后,为救亡图存,以进化论为灵魂、以革故鼎新为主题的书籍、各种变政历史、亡国历史、维新传记纷纷出版。四十年中,共译西书555种,涉及哲学、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应用科学、游记、杂记、议论等。
1900年八国联军之役到1911年清朝覆亡,是西学东渐的结束期也是高潮期。这一时期西学的影响极大地扩展,并深入到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译书的数量极大;内容上以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为主转为社会科学所占比重加大,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的著作成为革命志士的神圣经典;方式上从以前直接翻译引进,变为由日文转译,转口输入西学为主要途径。
——摘编自吴小如主编《中国文化史纲要》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的西学东渐与明末清初的相比,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恶西法者见六经古史之无明文,不察其是非损益而概屏之,如诋洋操为非, 而不能用古法练必胜之兵;诋铁舰为费,而不能用民船为海防之策,是自塞也。自塞者,令人固蔽傲慢,自陷危亡,略知西法者又概取经典所言而傅会之,以为此皆中学所已有。如但诩借根方为东来法,而东习算学,但矜火器为元太祖征西域所遗,而不讲制造枪炮,是自欺也。自欺者,令人空言争胜,不求实事。溺于西法者甚或取中西之学而糅杂之,以为中西无别,如谓《春秋》即是公法,孔教合于耶苏,是自扰也。自扰者,令人眩惑狂易,丧其所守。综此三蔽,皆由不观其通。……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弟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汔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
——张之洞《劝学篇•设学》
材料二   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 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
——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年6月)
材料三 孔教和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富屯张(勋)、康(有为)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注:pǒu抨击)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材料四   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开办情况表(截止得到2006年9月)

地区
亚洲
欧洲
美洲
非洲
大洋洲
数量(单位:所)
31
41
27
6
3

 
——中国教育新闻网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张之洞的主要观点。反映这一观点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什么?
(2)材料二中康有为对待传统儒学的态度是什么?指出其主要意图。
(3)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对传统儒学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态度在当时的进步作用。
(4)材料四中孔子学院在全球开办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对待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发表的《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图固”,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 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土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在认识近代中国所面临形势的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
(2)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进步在哪里?
(3)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重大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孙家鼐作为晚清的教育家,认为“务使学堂所成就者,皆明礼达用,以抑付我国家振兴人才之至意”。 这时的孙家鼐逐渐由教育富国的笼统口号转而为实施他的教育思想作准备。他在官书局上任后不久,即向光绪帝上《官书局奏定章程疏》七条:一设藏书院;二设刊书处;三设游艺院;四设学堂;五筹办经费;六分职掌;七刊印信,其中前四条为主要内容。
藏书院专为收藏我国的经史子集等书籍,以“备留心时事讲求学问者,入院借观,恢广学识”。刊书处则专门刊刻各国西学书籍,举凡律例、公法、商务、农务、制造、测算之学及武备工程诸书,“凡有益于国计民生与交涉事件者,皆译成中国文字,广为流布”。
设游艺院,通过广购化学、电学、光学诸新机、矿质、动物、植物各异产,分别部居,逐门陈列,以便“学者心摩手试,考验研求,了然于目,晓然于心”。这样“将来如制造船只枪炮等事,可以别材质之良窳,物价之低昂,用法之利钝,不致受人蒙蔽”。即设学堂一所,聘请精通中西学的人为教习,以培养入馆肄习者。 ——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 戊戌变法档案史料[M]. 北京:中华书局,1959
材料二:孙家鼐作为晚清的教育家,他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他创办京师大学堂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完备的办学主张和办学理论。在他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及隶属于京师大学堂的医学堂和武备学堂,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和作用。
——钱耕森、孙家鼐与京师大学堂《安徽大学学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孙家鼐在奏章中体现了什么样教学原则和办学思想。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家鼐“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和作用”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习是一个积累历史知识,感知体验历史,再到理解感悟历史的过程。请根据提示,完成“中国近代前期思想解放潮流”活动素材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背景图片


⑤(只填写杂志名)

历史人物

康有为
陈独秀

思想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

民主、科学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定是赤旗的世界
政治派别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过去,中国有着一种与西方人感受到的非常类似的自豪感。
由于这一原因,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来说特别残酷。降身为多国中的一员,是第一个耻辱;而其科学和武器为蛮夷主导,是第二个耻辱。现在中国尖锐的和不无害处的民族主义,可以视为一种报复,发奋要成为一个大国,惟一的大国,不论付出什么代价都在所不惜。因此它渴望付出双倍的革命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进,并获取新的资源,比如俄文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正如过去中国欣然接受佛教圣典和试图结识德先生(民主)和赛小姐(科学)那样,她现在着力研究历史、社会学和人种学。
——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第十二章,该书初版于1962年
问题:
(1)“不平等条约”与“这一个世纪”分别指什么?用一句话说明为什么“对她来说特别残酷”?
(2)简述“过去中国……试图结识德先生(民主)和赛小姐(科学)”的概况。
(3)“现在中国……发奋要成为一个大国……它渴望付出双倍的革命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进”是指中国人在哪一阶段做的哪些努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 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
材料二 有一道学,高屐大履,长袖阔带,纲常之冠,人伦之衣,拾纸墨之一二,窃唇吻之三四,自谓真仲尼之徒焉。时遇刘谐。刘谐者,聪明士,见而哂曰:“是未知我仲尼兄也。”其人勃然作色而起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兄之?”刘谐曰:“怪得羲皇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而行也?”其人默默然而止。然安知其言之至(深刻透彻)哉!李生闻而善,曰:“斯言也,简而当,约而有余,可以破疑网而昭中天矣。”其言如此,其人可知也。盖虽出于一时调笑之语,然其至者百世不能易。
──李贽《焚书》卷三
材料三 到了如今,我们应该觉悟:我们不是为君主而生的!不是为圣贤而生的!也不是为纲常礼教而生的!甚么“文节公”呀,“忠烈公”呀,都是那些吃人的人设的圈套,来诳骗我们的!我们如今,应该明白了!吃人的就是讲礼教的!讲礼教的就是吃人的呀!
──吴虞《吃人与礼教》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作者的主张。它同当时教会的主张有何冲突?
(2)材料二中刘谐对孔子态度如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态度的经济根源。简要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主张的一致性。
(3)分析材料三中吴虞的主张。在对待儒学态度方面,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有何发展?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化(又名近代化)是一项涉及价值观念,制度运作、伦理认同等的系统工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确实也始终伴着多方面的努力。从鸦片战争以来到五四运动中国社会的演变历程看,效法西方经历了器物、制度、观念三个依次递进的变革程式。这一程式反映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在联系。
(1)“器物”变革主要指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哪些内容及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在各有何影响?
(2)“制度”变革是指哪些重大事件?它们在建立国家政治制度方面的主张有何不同?
(3)“观念”变革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请简述它的主要内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文明历经千百年发展,从某种意义上看,是一部思想不断走向解放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
——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
材料二 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问录》
材料三 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四 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先进中国人开始了“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的漫长历程,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他们的探索活动对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请回答:
(1)“轴心时代”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大体吻合。请列举春秋时期中国杰出的思想家。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3)材料三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先进中国人“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的漫长历程。材料四中要求“全盘西化”指什么事件?你认为这一事件对中国思想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友为家庭之祥瑞,凡所称因果报应,他事或不尽验,独孝友则立获吉庆,反是则立获殃祸,无不验者。”“吾家子侄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柴等事。其拾柴收粪等事,必须一一为之;插田莳禾等事,亦时时学习之。”“一家能勤能敬,虽乱世亦有兴旺气象;一身能勤敬,虽愚人亦有贤知风味。”“吾家现虽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子弟力戒傲惰。戒傲以不大声骂仆以为首,戒惰以不晏起为首。”
——摘自《曾国藩家书》
材料二 民国学者郭斌和教授认为:“曾文正,即我国旧有教育理想与制度下所产生的最良之果之一。故能才德兼备,文武兼资。求一平均发展道德文章事功三才之成就,可与文正相比者,实不数数觏。”辛亥革命后,一些革命党人说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是遗臭万年的汉奸。
——摘自《曾文正与中国文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曾国藩的主要教育思想。(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郭斌和与革命党人评价曾国藩的角度。我们应依据何种标准评价曾国藩。并指出影响评价人物的主要因素。(11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 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
--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
材料二 
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问录》
材料三 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3)材料三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概述严复在宣传维新理论上的贡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先进中国人在民族危机前面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向西方学习。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A著作的作者是谁?他在此书中阐述了怎样的指导思想?有何意义?
(2)图B代表了近代中国哪一政治派别?此派代表人物是康有为梁启超,他们的共同主张是什么?
(3)图D中的杂志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由谁创办的?这场新文化运动可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的主要指导思想是什么?后期宣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4)由图A、图B到图D体现出了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怎样的层次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然则守旧开新之效,已断可睹矣。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   
一一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一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清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说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在东赢<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一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辫书》
材料四 毛泽东也曾对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福尔曼说过:“我们信仰与实行民主政治……限制任何一党专政的可能。”   
一一笑蜀《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以上几位历史人物所代表的政治派别及对实现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所作的主要努力。
(2)据此概括指出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主要特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                                     摘自《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纲常名教,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万不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自李鸿章《上总理衙门书》
材料三  (一)驱除鞑虏。……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二)恢复中华。 ……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三) 创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四)平均地权。……核定天下地价,其现 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 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事。
摘自孙中山《同盟会宣言》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代表近代中国哪个阶级 (派别)主张? (3分)
(2)材料一的基本主张有哪两点?能否落实?原因何在?(4分)
(3)材料二的主张的根本缺陷何在?这导致了什么结局? (3分)
(4)材料三作为革命纲领中的核心是什么?结果怎样?(3分)
(5)对比三则材料,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1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新华社陆续播发了100多位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以缅怀传播马克思主义,创立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先驱。
材料二 毛泽东是20世纪魅力超群的政治家,他使中国有了一个新的开端……一场没有毛泽东的共产主义运动肯定会逊色不少,它将失去其应有的、区别于其他国家共产主义运动的特色。
——R·特里尔《毛泽东传》
材料三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中共十七大报告》(2007年)
(1)你认为在中国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人是谁?说明理由
(2)毛泽东领导的区别于其他国家共产主义运动的特色主要特现在哪里?
(3)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共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发展迅速、国力增强,有人认为这一时期的时代主题是民族振兴与崛起,请以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大业、外交和科技方面的成就各举一例来说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潮流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