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的炮声震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西学的浪潮冲击着古老的华夏文明。近代中国经历了“师夷长技”“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以俄为师”的演进过程。这种演进过程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发展经济 | B.救亡图存 |
C.中体西用 | D.反对专制 |
“作为这场革命指导理论的康有为政治思想也是以儒家教义为主导的封建文化中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一部分孕育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叛精神”。“反叛精神”主要表现在( )
A.否定君主统治的权威性 | B.要求实行近代民主政治 |
C.将维新思想付诸了实践 | D.借助儒学宣扬革命理论 |
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下列救国思想中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B.“师夷长技以制夷” |
C.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 | D.设议会、开国会 |
“而农政商务亦日增,新法日为推广。市无游民,廛皆食力。如是则士得教而民有养。甚至疲癃残疾贫老孤婴,亦皆有院以周恤之,无一夫不得其所。此教养有道,而英法德美诸邦勃然隆盛也。”上述言论应出自谁的著作( )
A.魏源 | B.张之洞 |
C.郑观应 | D.康有为 |
一位新文化运动的主导人物,主张改良,反对革命,对当时许多人受到俄国十月革命鼓舞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阶级斗争与唯物史观的做法,并不赞成,认为变革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因此反对急进。他最可能是( )
A.李大钊 | B.陈独秀 |
C.胡适 | D.鲁迅 |
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之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 | 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
清末,出现了许多反映现实的灯 谜,如“论伍子胥之为人”,谜底为“议员”;“颈上污尘”,谜底为“领土”;“独行三年丧”,谜底为“专制”;“成汤鸣条之役”,谜底为“商战”等。对此分析有误的是( )
A.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 想 | B.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情感 |
C.体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 D.体现了追求民主的思想 |
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提出了“砸烂一切无耻”的口号;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人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反映了两大运动( )
A.都为未来社会设计了美好的蓝图 | B.都把矛头指向专制统治和旧思想 |
C.都以救亡图存作为最高奋斗目标 | D.都缺乏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指导 |
“(他)是古典学者,善于使用古籍里利于改革的文字推陈出新,翻作今朝之标榜。”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位学者( )
A.坚持“中体西用”主张 | B.积极介绍西方历史地理 |
C.借助经学外衣宣传变法 | D.大力传播民主科学思想 |
“冲击一反应”理论认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受甲午中日战争的直接冲击,中国发生了( )
A.洋务运动 | B.维新变法运动 |
C.辛亥革命 | D.五四运动 |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与这场运动相符合的一组信息是( )
A.鲁迅、反封建、蓄辫子 | B.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 |
C.1912、上海、《新青年》 | D.巴黎、山东、北京 |
《新青年》第1卷发表的易白沙《述墨》一文说:“周秦诸子之学,差可益于国人而无余毒者,殆莫如子墨子矣。其学勇于救国,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面对死亡也不后退),精于制器,善于治守,以寡少之众,保弱小之邦,虽大国莫能破焉。”其目的在于( )
A.利用墨家思想猛烈抨击儒家思想 | B.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主张 |
C.规劝青年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 D.有条件地否定传统文化 |
陈独秀指出: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府,其卑鄙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行仁政无以异也。”这说明陈独秀
A.认为民众觉悟低中国不具备立宪政治的条件 |
B.认识到只有解放民众思想才能真正实现立宪 |
C.主张君主立宪制反对中国现行的民主共和制 |
D.认为奴隶制和君主专制制度阻碍中国的进步 |
19世纪后期报刊上诸如《论中西历之所以不同》、《中西饮食异宜说》、《论中西民情不同》、《中西政情之别》一类文章屡见不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比较的范围在逐渐扩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习俗、法律、思想、学术等各个领域。这一现象表明中国知识分子( )
A.放弃了儒家是古非今的传统观念 | B.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 |
C.知识结构与认知空间的重大变化 | D.传统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