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秦“焚书坑儒”、汉“独尊儒术’’、康有为借儒学变革、袁世凯“尊孔复古”、吴虞“打倒孔家店”。对此,符合史学常识的解释是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B.“历史都具有不确定性”
C.“历史全凭个人的理解” D.“历史是过去的人和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中说:“新文化运动影响到产业上,应该令劳动者觉悟他们自己的地位,令资本家要把劳动者当做同类的‘人’看待,不要当做机器、牛马、奴隶看待。”该文应该发表于

A.1913年 B.1915年
C.1917年 D.1920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A.“以中国之伦常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严复认为近代中国一个政治派别的主张是“大抵务增其新,而未尝一言变旧,盗西法之虚声,而沿中土之实弊”。这一政治派别

A.提出发展工商业、与外国商战 B.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
C.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D.提倡在中国实行文学革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该观点主要认为“中体西用”理论

A.旨在中国实现政治变革 B.目的是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
C.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 D.为西学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有利环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略》中主张:“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在近代中国“汲取欧洲文明”的过程中

A.受制于多重障碍,顺序与此正好相反
B.受甲午战败的刺激,开始主张“改变政令”
C.“变革人心”偏重于实用和形式主义
D.“有形的物质”建设从民国时期开始起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吉尔伯特•罗兹曼在其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中说:“在中国国内,败给日本和拳乱的灾难性后果使统治集团认识到,继续阻止改革将是徒劳无益的。其后十年之内发动的颇具朝气的现代化运动,引进了新观念。”这里的“新观念”主要是

A.“师夷长技” B.“中体西用”
C.“君主立宪” D.“民主共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

A.民族危机的困境 ​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C.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D.文学革命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发生了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是

A.民主与科学思想 B.反对儒家传统道德
C.问题与主义之争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先进的中国人通过第二次“反思”得出的启示是

A.只引进西方技术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
B.要用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C.要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D.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中维护孔子的地位,把孔子尊为主张变革的先师;而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却批判孔子,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①前者是在民族危机加深和中国资本主义刚刚产生的情况下出现的
②后者是在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背景下发生的
③前者借助孔子的权威来论证变法的合理性
④后者强烈要求实现民主政治,其目的是打破封建思想束缚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A.魏源 B.王韬
C.宋教仁 D.胡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它“既是对中国近代前期思想的总结,又是新时代开启的前奏”。“它”指的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每逢民主运动失败一次,反动潮流便高涨一次,同时孔子便被人抬高一次,之后必有更进一步的斗争。”下列历史进程中,最符合陈独秀这一说法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一洋务运动一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一戊戌变法一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一戊戌政变一辛亥革命 D.辛亥革命一袁世凯复辟一新文化运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B.先后主张或实践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等政治方案
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D.体现了先进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的探索精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潮流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