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为了不让这棵大树“树墩”继续“萌发”,有识之士掀起了 (    )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说历史是一种较为直观的教学方法。下列是研究性学习时学生收集到的一些民国时期的国文课本图片资料,学生从中得出了一些探究性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白话文运动已经推广开来 B.思想观念趋向进步
C.中国教育内容出现了新变化 D.等级制度逐渐消除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语说得好:“学然后知不足。”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这点子觉悟,一面算是学问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器物上感觉不足后,先进的中国人的实践是(    )

A.主张实业救国,兴办民族工业
B.翻译西方书籍,以期摆脱传统旧思想束缚
C.洋务运动兴起,近代化开始起步
D.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某位思想家在阐释自己著书意图时说“故博征往籍,发明孔子变法大义,使守旧者无所藉口。”下列主张属于该思想家的是(    )

A.“然则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夷书始”
B.“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
C.“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
D.“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统计:中国1810—1867年间,由基督教传教士翻译的795部译著中,宗教类占86%、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类仅占6%。l850—1899年之间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l0%、社会科学占8%,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3.5%。英美国家著作是主要来源,占全部译著的85%,l902年至l904年,译著中来自日本的占全部573篇著作的62.2%。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鸦片战争前西学东渐风气已经出现          ②洋务运动期间开始接触西方科学
③甲午战争后国人更为关注曰本社会           ④民主共和思想在知识阶层广泛传播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下列哪一口号呼应了上述观点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打倒孔家店
C.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
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某著作有如下内容:

有学者认为该著作“完全推翻了孔子‘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旧偶像,而以资本主义新文化的思想材料改铸孔子形象。”该著作的作者应为

A.魏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陈独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一位学者在评价近代中国某一运动时指出:“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行为,一尊理性,而迷信斩焉,无知妄作之风息焉。”该运动的口号应是

A.中体西用 B.民主共和
C.民主科学 D.社会主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撰文指出:“林则徐仅仅只是旧时代的精英”,“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此观点意在说明

A.林则徐仍然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代表
B.林则徐的思想主张着眼点是维护旧秩序
C.林则徐是主张学习两方的先进思想家
D.林则徐是晚清资产阶级思想家中的精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梁等维新派在探索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特点是(   )

A.将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
B.主张振兴工商业,同西方进行“商战”
C.确定“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方针
D.倡导民权、平等和“科学与人权并重”的思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某历史人物逝世后,有人撰写了这样的挽联:“要打叭儿落水狗,临死也不宽恕,懂得进退攻守,岂仅文坛闯将;莫做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嬉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下列挽联同为悼念此人的是

A.树弱小民族解放先声,列宁而还,公其健者;与帝国主义奋斗救世,斯人已往,谁其嗣之。
B.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不死;不做官,不爱饯,不变节,是我良师。
C.勒马黄河悲壮士;挥戈易水哭将军。
D.日寇凭陵,国难方殷,枪口应当向外;吾人主张,民气可用,意志必须集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论文主题可能是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指出:“民国三四年的时候,复古主义披靡一时,什么忠孝节义,什么八德的建议案,连篇累牍地披露出来,到后来便有□□的结果。可见这种顽固的思想,与恶浊的政治,往往相因而至。”文中“□□”处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A.亡国 B.革命 C.帝制 D.尊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时务报》以中国为主题的译稿(翻译外国人“看清朝”的文章)分类表(部分),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

类别
篇数
比例
列强在中国
215
47.4%
经济/财政/商务
87
19.2%
总论(变法维新主张)
19
4.2%

A.对变法的具体主张缺乏研究   
B.希望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
C.通过外国人施压清政府进行变法     
D.着重强调发展近代工商业经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以下救国思想中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兴民权、开议院 ” D.“德先生”和“赛先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潮流选择题